高市早苗7日在众议院接受质询时表示,如果「台湾有事」伴随对方使用武力的情况,有可能构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够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不过仍要看实际发生的个别具体情况。这个说法引发中国强烈不满与抗议,不过高市拒绝收回,日中关系再陷严重紧张。
BBC中文网今天报导,松田康博认为,此次高市涉台发言应是个意外,而非战略考量。
他说,日本国会上针对首相内阁的问答环节是巨细靡遗且严格的,高市针对台湾议题的回答,似乎有些段落并未照稿发言,似乎是掉入了对方设下的陷阱。
松田康博认为,隔天高市应有自觉或受到提醒,虽然不撤回发言,但说明自己未来发言会更加谨慎。他因此认为此事应是个「意外」,而非故意挑衅北京,或是对台政策上有什么变化。
曾经任职日本防卫省的松田康博举例,麻生太郎在2021年7月担任副首相时,也曾针对「台湾有事」的议题发言,但并非在国会,而是在一个私下场合。这些对高市来说都是借鉴。
松田康博解释,「高市是个勤勉、学习力强的聪明政治人物,应该早已学到有关日本的安全问题的基本框架。但首相的地位不一样,尤其针对台湾与朝鲜(北韩)等问题时,都是极其敏感的议题,高市这次应是说得太快、说得太多了」。
松田康博预计,中国或许会在外交上批评日本「口头上骂一骂」,透过官媒舆论等持续抨击高市内阁,又或许长时间抵制元首峰会,但可能不至于到经济制裁等等,祭出什么强烈手段或翻脸。
他说,因为中日关系背后还有美国因素,而北京需要稳住跟美国以外的双边关系,不至于让情况失控。
报导引述日本国际教养大学(AIU)中国研究部副教授陈宥桦分析称,过去十多年来,日本的台湾政策,从安倍时代开始至今,就是渐渐地从战略模糊走向战略清晰,「相信吓阻中国对台动武的力道必须要更强、更明确,才能做到以战止战」。
陈宥桦说,日本的安全政策、法制准备与社会动员都看得出往这个方向走的轨迹。换言之,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大多是「做了但不公开说」,但高市可能会比较倾向「做了就公开说」,从这点来看,高市政府对中国与对台湾的政策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而是做法的不同。(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