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时光》以1996年台湾首次总统直选与台海飞弹危机的时代氛围为背景,讲述少年在社会动荡与家庭矛盾中的成长故事。电影承载著导演自身的青春记忆与父子关系的深刻观察,甫完成便入选国际影展,在世界舞台遍地开花。
如今再传捷报,入围第62届金马奖3项奖,除了个人入围最佳导演,还有幕后团队的张轶峰和袁筱凡入围最佳美术设计及郑宇培入围最佳造型设计,他也感性谢谢所有参与《南方时光》的演员与工作人员,「你们在我心中,都是精彩而闪闪发亮」。
曹仕翰表示《南方时光》的起步称不上顺遂,因疫情冲击一度停摆、投资撤回,曾陷入是否继续拍片的低潮,「后来我决定沈淀下来面对自己,如果这是我的第一部电影,同时也是最后一部电影的话,那我应该对自己更诚实,并且让电影与自己的个人经历与情感更加紧密」。
因此他在疫情期间重新改写剧本,将更多自身成长的片段与情感融入其中,也幸运地有师长前辈和家人的相信与支持,以及一群很棒的伙伴陪伴走过难关,说道:「谢谢给与我创作养分的城市高雄,让我可以自由、直率地表达自己相信的电影。也谢谢在金马学院时遇见侯导(侯孝贤),提醒我要回到成长的地方,去拍自己最有感觉的故事。」
电影中有不少来自导演的成长记忆,最令他难以割舍的是小洲与父亲的一场戏:小洲和父亲争吵后逃家,返家时假装睡著,父亲走进房间却只能静静坐在床沿,环顾这个一天又一天长大的少年的房间,最终关上灯默默离开,他说:「这场戏完全表达了我与父亲,以及亚洲父子之间的相处,很多爱与沟通都是错过的。」这让父亲离世后,又为人父的曹仕翰表特别有感触。
曹仕翰也笑谈自己年少时的叛逆,国中时虽然就读区域明星学校,课业成绩一度不错,但后来因不适应威权教育、加上贪玩结交校外「不良少年」朋友,课业急速下滑。成长时,觉得拥有工作与赚钱的能力,便是独立自主的象征,因此想赶紧赚钱。
父亲曾安排他国中暑假到建筑事务所实习,帮忙晒图、印文件、跑腿,希望培养专业兴趣,但他常嫌无聊、甚至躲在厕所看报纸拖延时间,最后干脆瞒著父亲偷偷打工。「当时觉得能赚钱就是独立,其实根本不知道社会的规则,只是装大人的小鬼头。」这段经历,也真实映照在电影主角小洲的成长背景。
至于创作想传达的核心精神,曹仕翰坦言,1996年的历史氛围深刻影响著台湾人,「战争的恐惧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但身而为人,最重要的是能幸福快乐地生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没有安定与法治,这个社会是很难快乐的」。
他相信,即使前路仍有挑战,只要在正确方向上坚持,终究会走到向往之地。「这部电影是一封献给于80年代出生世代的台湾人的情书」,曹仕翰说,能够一步步从威权时代的末期走到今天的自由开放,每个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他也认为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下一代,会找到属于他们的解决方式。电影于11月14日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