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指出,2600 SSD 相较其他主流 QLC 和 TLC 产品,循序写入速度提升高达 63%,随机写入速度提升 49%,在不牺牲 QLC NAND 成本优势的前提下,达成效能与经济性的双赢。根据测试资料显示,2600 SSD 在 PCMark® 10 评测中,整体评分比主流 TLC SSD 提升 44%,频宽更提升 43%,充分展现其对使用者体验的强化。

美光企业副总裁暨手机和用户端事业部总经理 Mark Montierth 表示:「2600 SSD 带来业界首见的 QLC 效能突破,我们的第九代 G9 NAND 搭配 AWT 技术,不仅实现与 TLC 同等甚至更佳的效能,还获得众多 OEM 客户的肯定,为 QLC NAND 在更多终端应用上的商用部署打下基础。」

AWT 技术是此次产品升级的关键。美光透过独家设计的多层级 SLC、TLC 与 QLC 动态快取架构,大幅提升资料写入时的表现。以 2TB 版本为例,连续写入 800GB 大型资料时,其循序写入速度可达过去的四倍,彻底打破 QLC 写入速度受限的传统印象。

在硬体设计方面,2600 SSD 采用先进的六平面 NAND 架构,使得单一控制器能并行处理更多读写指令,大幅提升整体处理效能。其传输速度最高可达 3.6GB/s,是目前市面上 NAND I/O 速度最快的用户端 SSD 之一。

美光表示,2600 SSD 不仅针对传统电脑系统设计,亦适用于新一代 AI PC 与内容创作应用。高速存取能力能快速载入 AI 模型,提升模型运行效率与任务切换流畅度,成为 AI 应用不可或缺的底层硬体。此外,2600 SSD 也针对企业 IT 制程需求优化,缩短作业系统映像安装时间,强化电脑部署效率。

在产品规格上,2600 SSD 提供 22x30mm、22x42mm、22x80mm 三种尺寸,容量从 512GB 到 2TB 不等。这样的弹性设计让其能够应用在超轻薄笔电、工作站,甚至空间受限的手持游戏装置中,特别是 2TB 版本的 22x30mm 单面模组,更展现其兼具小体积与大容量的设计优势。

随著 AI、内容创作与移动运算需求日益提升,储存装置不再只是容量的比拚,而是综合效能与系统反应速度的关键。美光 2600 SSD 透过新一代 QLC NAND 与 AWT 技术,打破传统 QLC 与 TLC 之间的效能鸿沟,也为全球 OEM 厂商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币升值拖累!5月制造业景气灯号惊亮衰退「蓝灯」 15个月来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