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新动能由AI引领,应用全面扩散
吴田玉在开场点出,产业正面对结构性成长与外部不确定并存的格局。他回顾去年的论坛决策,当时被要求要「Jump」,最后我们选择「Jump twice」,结果证明成长机会确实存在。他强调,AI 与高效能运算(HPC)的需求仍是推动引擎,但必须持续加快投资与创新脚步。
Jochen Hanebeck则补充,过去两年市场高度依赖AI带动,但未来十年成长将「回归多元」,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与边缘应用会成为新一波扩散动能。
Jim Keller以消费结构变化提出观点,指出未来人们可能像买车一样购买机器人,未来家庭可能会把两万美元花在一台机器人上,而不是一台汽车,这会彻底改变市场格局。
相关新闻:晶片大神畅谈传奇职涯!赞台积电这点大胜英特尔 透露来台设点计划

摩尔定律仍在延续,异质整合与AI工具加速创新
针对「摩尔定律是否失效」的问题,侯永清明确表示,「摩尔定律没有终结,它只是换了跑道。」他指出,传统的几何微缩正逐步放缓,但效能提升可以透过异质整合与系统设计来实现,从带宽、能耗到系统架构,都是未来十年的关键。
Jochen Hanebeck强调,产业创新的焦点正在转移,真正的比赛已经从制程微缩,转向系统效能与跨领域优化。他点名电源管理、矽光子、材料与微控制器,将与HPC技术形成互补,共同推动产业前进。
Jim Keller则聚焦在设计方法学,他认为要把复杂问题拆解成模组,并善用 AI 工具加速设计与验证,要的是更快试错、更快迭代,这样整个产业才能跑得更快。
相关新闻:台积电侯永清:摩尔定律没有消失 人形机器人将成新一波应用关键
台湾的供应链角色:供应链协作速度优势全球难敌
谈到台湾角色,侯永清直言,台湾的科学园区密度和供应链协作速度是全球难以取代的优势,我们常说「一小时内就能完成」,这是台湾独一无二的速度国力。
Jochen Hanebeck则表示,自己选择来台展示,不只是因为台湾是制造重镇,更因为这里具备把技术「凑齐」的能力,从代工、封测到系统伙伴都能快速整合。
吴田玉提醒,地缘政治确实带来在地化压力,但「过度本地化只会降低效率与创新力」。他呼吁,产业应回到「信任、互利与共同价值」的根本,并透过台湾这个平台,把产业的火烧得更旺。
本届论坛以「开放对话与伙伴合作」为核心,凸显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科技进步中的关键地位。吴田玉指出,要感谢跨世代人才的努力,并寄语年轻世代承担责任,未来属于愿意合作的人,我们要一起创造对人类最有价值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