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理事长李庆华指出,全球最低税负制与美国频繁的关税措施正推动国际税务环境巨变。企业在考量人才、基础建设及法规透明度等因素之外,必须更加谨慎调整投资结构,以降低在反避税趋势下的风险。他同时提醒,国内税务机关已引入人工智慧进行风险分析与精准选案,企业若不强化合规管理,将难以应对日益严格的查核。
财政部赋税署署长宋秀玲则指出,GMT已成为国际间最热门的议题,目前多数国家均以15%最低税率为共识,并导入所得涵盖原则(IIR)、征税不足支出原则(UTPR)及当地补充税制(DMTT),避免税收外流。她透露,财政部已提出修正《营利事业所得基本税额条例》草案,将符合GMT的跨国企业境内成员适用税率调升至15%,目前正由行政院审议。宋署长提醒企业避免在低税率国家设立据点,并建议善用台湾与35国签订的租税协定,降低潜在风险。
KPMG税务投资部营运长陈彩凰表示,2025年是GMT正式落地的关键年度,截至9月已有59个租税管辖区完成立法,亚太地区如越南、澳洲也将陆续面临申报要求。同时,美国总统川普上任后持续推动的关税措施,使跨国企业税务治理更加复杂。她强调,如何运用人工智慧与数位化工具提升税务治理透明度与效率,将成为企业维持竞争力的核心。
KPMG税务投资部副营运长丁传伦则指出,美国海关在2025年的执法力度显著升高,《虚假申报法》严查错误分类、低估价值与原产地不实等行为。企业若欲透过首次销售原则、调整移转订价或变更原产地以降低关税,务必确保交易具备经济实质与文件支持,以避免补税与罚款风险。
KPMG税务投资部会计师林倚聪则提醒,企业正同时面对地缘政治、BEPS规范、美国关税与ESG责任税务等多重挑战,应加速数位化治理。他提出五大优化策略,包括技术现代化、云端支援、可信任AI、需求导向设计与人才培育,呼吁政府与企业携手迎向数位治理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