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钧指出,目前矽光子仍面临三大挑战。首先,光引擎模组、光子积体电路(PIC)与IC的堆叠仍存在材料与制程瓶颈;其次,若要支援超高频宽传输,相关元件如光源驱动、光调变器与检测设备都必须升级;第三,传统半导体制程与光学系统的整合,需要供应链进行全面革新。

然而,过去一年国际大厂已展现技术突破,若单位功耗能降至每位元低于10 皮焦耳,矽光子有望在2026至2027年间出现过渡性应用,并于2028年前后实现大规模商用。她强调,矽光子不仅能解决铜线传输在功耗与延迟上的瓶颈,未来结合先进封装技术,将进一步提升资料中心运算效率,改变产业格局。

至于先进封装,艾蓝迪指出,随著AI应用爆发,外资研究焦点已从晶圆代工延伸至测试与封装,台湾厂商因此浮上台面,成为新投资标的。林莉钧补充,先进封装技术历经十多年酝酿才进入量产,国际大厂早期不愿投入,反而给予台湾厂商切入契机,这对台湾供应链是双赢,不仅技术门槛高、竞争力明显,也让外资更愿意加大投资。

她并点名,台湾在设备如胶机、AOI、曝光机,耗材如钻石刀具,以及材料如光阻、镀膜材料等领域,已有多家公司展现亮眼成绩,具备承接国际大厂订单的潜力。未来,除CoWoS外,先进封装还将延伸至晶圆级封装(WLP)、多晶片模组(MCM)3D堆叠与面板级封装(PLP),都将成为台湾供应链的新契机,2027年后更可能迎来下一波投资周期。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白天供电亮「黄灯」!兴达爆炸后4机组均故障 19点后「夜尖峰」竟惨剩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