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成立的「智慧机器人应用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已吸引逾60家会员加入,包括华硕、和硕、信骅(酷博乐)、悠泰、盟立、达明、博钧、SigmaRobotics 等,成员数仍持续增加。记者会以「聚势共创‧智能未来」为主题,盟立、达明及工研院针对「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前瞻未来」进行分享,并设置展示专区,呈现台湾智慧机器人跨域整合与应用成果。

国科会主委吴诚文指出,中央正推动「AI 新十大建设」,从「智慧应用、关键技术、数位基础」三面向布局,智慧机器人是关键技术之一。政府将以「产研并进、南北协同、应用导向」为核心,4 年投入 100 亿元科技预算,国发基金 10 年再投 100 亿元,引导民间投资,目标 5 年内将专业用服务型机器人产值由 40 亿元扩至 500 亿元。他强调,将结合南部聚落与地方智慧平台,推动北部研发落地,透过 AI 模型与云端服务强化机器人感知、决策与协作能力,并在健康照护、旅宿、智慧制造等领域建立示范场域,带动全台应用扩散。
台南市长黄伟哲表示,智慧机器人应用SIG 结合中央政策与在地产业能量,依托柳营科技工业区、工研院六甲院区的「智慧机器人创新与应用研发中心」,及国研院沙仑「机器人研究中心」,打造全球 AI 机器人供应链关键枢纽。他指出,自去年行政院宣布沙仑成为全台首个 AI 产业专区后,今年国发会也核定筹设南部科学园区沙仑生态科学园区,展现中央与地方共同发展机器人及 AI 聚落的决心。随著 AI 算力建设与研发能量到位,台南正朝国内创新科技应用重镇与国际新基地迈进。
黄伟哲强调,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激烈,台湾必须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整合资源、创造应用场景,协助本土业者与国际大厂并进。智慧机器人不仅有助解决劳动力短缺与 3K 产业人力不足,也将在制造、物流、医疗、长照等领域创造新契机。他提醒,产业聚落需长期研发、制造与验证投入,透过产官学研合力,台湾有机会建立具全球竞争力的完整产业链。

智慧城市产业联盟会长胡书宾指出,智慧机器人应用SIG 将成为国内产业合作与国际展会链结的起点,分为「场域应用组」、「零组件组」、「验证测试组」与「产业落地组」四组,包含建构聚落、落地验证、孵化新创及制定标准,并规划举办工作坊及论坛,推动业者扩大投资。他回顾,2015 年华硕曾投入智慧机器人,但受限于 AI 语音辨识与推理不足及缺乏实证场域,市场推广受阻;如今大型 AI 模型突破语音与推理瓶颈,带来「实体 AI」(Physical AI)新时代,让智慧机器人应用前景再度被打开。
胡书宾强调,技术进步之外,实证场域同样关键。医院、长照、商场、旅馆、工厂及灾害救援等皆是测试应用的最佳场景,唯有让智慧机器人融入市民生活与企业流程,才能创造实质价值并健全台湾产业生态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