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指出,鸿海已成功将AI伺服器打造为第二条营收突破千亿美元的主力事业,展现其全球制造策略的韧性与前瞻性。报告认为,鸿海的成长模式具备三大优势:一是全球生产布局可分散关税与地缘政治风险;二是系统与零组件垂直整合,提升效率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三是于全球设有具实质生产能力的据点,满足客户在地化需求。
随著AI伺服器出货量上升与机柜等级产品平均单价(ASP)提升,外资预期鸿海营益率将随产品组合优化而稳步提高。虽然AI伺服器因GPU成本高而压缩毛利,但高单价带动营业杠杆效应,使整体营益率仍优于其他事业群。
外资指出,鸿海的主要风险并非电动车业务,而是若2026至2027年间AI市场成长放缓,恐导致毛利与获利成长见顶。
报告预估,鸿海AI伺服器营收占比将自2025年的38%升至2030年的67%,成为驱动营运转型的关键动能;相较之下,电动车营收比重于2030年仅约4%,消费性电子则由59%降至29%。营业利益结构方面,AI伺服器贡献预期将由55%升至70%,电动车转亏为盈后可贡献约5%,智慧手机则由60%降至25%。外资看好AI伺服器具高资本报酬率,预估云端部门可达16%,并随ASIC AI伺服器渗透率提高持续成长。
在消费电子领域,外资新增2026年折叠iPhone贡献预测,认为外型革新将掀起新一波换机潮,并强化苹果对鸿海的依赖。随高ASP产品推升出货价值,鸿海在iPhone组装市占将持续领先。外资回顾,鸿海上一次本益比高点出现在2017年iPhone X全萤幕换代之际,本次折叠iPhone推出可望再度引发评价重估。
外资将鸿海2026与2027年净利预估分别上修20%与26%,主因AI伺服器与智慧手机双引擎成长。2026年目标本益比由16.5倍提升至21倍,反映营收结构多元化与营益率改善。目标价上调至400元中,52%来自评价扩张、48%来自获利成长,其中AI伺服器贡献约35%,智慧手机与折叠iPhone约13%。外资预期鸿海营益率将于2027年升至3.1%,带动2025至2027年净利年复合成长率达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