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贤23日出席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TSIA)年会后受访表示,台湾科技业早期吸纳自海外返台的「凤凰」,像是林本坚、张忠谋等人才,加上本地从施振荣、宏碁、神通等企业起家的创业浪潮,数十年来人才汇聚、产业选择正确及创业家精神共同形塑,造就今日在AI时代的竞争力。

童子贤指出,若当年台湾仿效日本发展重工业,恐如今日韩国般面临内卷与结构性挑战。「韩国在钢铁、造船、重工、汽车等领域目前都相当辛苦,而台湾选择资讯电子产业,是正确的政策与结构路线。」他认为,台湾的产业与人才政策,使其优势在近十年开花结果,特别在AI与高科技制造领域展现强势地位。

童子贤强调,AI不会是单一产品,而是如同网路一般渗透所有数位领域,未来所有数位装置都必须具备AI能力,否则生产力会大打折扣。他形容AI目前仍是高中阶段,犹如早上八九点的太阳,充满希望、刚要开始发光发热,AI普及将推动全球生产力全面提升,也因此全球兴起AI基础建设浪潮,各国都不愿落后。

对于台厂赴美设厂是否造成产业链空洞化的忧虑,他回应,台湾制造业早于1990年代末期即开始海外扩厂,事实证明并未掏空台湾,反而强化竞争力。他举例,广达、鸿海等企业虽在海外设厂,但研发与关键决策仍留在台湾,台湾本身人口结构与劳动条件已不适合大规模基层制造,外移反而让台湾维持高附加价值中心。

童子贤并提到,地缘政治深刻影响全球供应链重组,美国若试图全面将造船、半导体拉回本土,成本将增加25%至30%,民主供应链合作才是合理路径。他强调,过度强调制造回流不见得有竞争力,应以多边合作维持供应链效率。

至于近期地缘政治冲突,童子贤认为全球进入新竞合时代,令人感慨二战后建立的全球合作体系正被破坏,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产业能单靠自己完成,从化工、钢铁到农业都相互依赖。他举例,若越南卡稻米、甚至卡咖啡,全球都会受影响。

童子贤感叹,产业全球化正遭政治干扰,若彼此用封锁态度,只会陷入无止境的卡关。童子贤指出,中美互相制裁、稀土与能源限制等例子,若澳洲、美国愿意重新大量开采稀土,几年内也能填补缺口。童子贤笑称,「希望下个月不要再有新的『卡』,免得每天都觉得卡卡的。」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全球企业乐观指数微降1% 仅13%企业将生成式AI导入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