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密集度指企业每单位产出所消耗水量,例如每百万元营收耗水10吨,可做为评估企业用水效率、环境冲击的重要指标。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永续确信及碳资产管理服务负责人林孟贤指出,随著法规与社会期待提升,企业势必要强化用水数据治理,并纳入营运成本与风险管理思维。

林孟贤建议企业可从三条路径入手:

第一,水资源揭露指南。建立数据与管理系统。经济部水利署结合环境部与内政部,依循国际GRI 303准则共同编制「水资源ESG报告书揭露实务建议指南」,协助企业完整呈现水资源管理绩效。

指南要求涵盖取水、耗水、排水、再利用等指标,搭配案例说明,引导企业,包括建立用水数据搜集与管理机制,提升用水效率,与利害关系人强化沟通。这样不仅可提升揭露透明度,也成为管理水风险的第一步。

第二,节流政策推动 耗水费促产业转型。政府自2023年实施耗水费制度,针对超量用水企业以差别成本方式促进节水行为。原先提供的减半征收缓冲期已于2025年6月30日结束,企业势必要重新检视用水策略。企业可透过用水回收率查证,若优于同业标准可享费率优惠,投资节水技术与设备,如过滤、回收、海淡、蓄水系统。此举不仅改善水循环,也能有效降低营运成本,达成水足迹减量目标。

第三,绿色融资支援 资金投入永续水技术。柜买中心统计,目前市场上绿色债券流通档数约144档、规模达4,209亿元。金融业提供的绿色融资工具,可支持企业将资金导向,包括水处理设施建置,雨水回收系统,以及节水技术导入。投资者资金也能直接流入永续水资源项目,形成环境效益与财务效益双赢局面。

林孟贤指出,联合国2024年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一半人口在某些时期面临严重缺水;CDP调查亦发现,近7成企业已意识到水风险恐冲击供应链稳定性。「水资源管理不再只是环保议题,而是企业营运韧性与竞争力的关键。」

林孟贤强调,企业若能主动揭露水资源使用资讯、提升水回收率、运用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不仅能提升成本效率,更能展现企业落实环境责任的永续承诺,抢得国际市场青睐。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2万8千点得而复失!台股开高走低跌收27,949.11点 台积电跌5元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