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会副主委詹方冠指出,AI与净零转型已成全球焦点,政府将整合跨部会资源推动创新治理,打造台湾「新成长曲线」。他表示,除持续推进Startup Island TAIWAN国际连结计划外,国发会也透过「主题式百亿基金」与「创业创新转型基金」双引擎挹注资金,带动民间投资与转型动能。另将推动「AI新十大建设」政策,涵盖智慧应用、关键技术与数位基础设施三大方向,协助产业迎接AI时代,打造新「护国群山」。
工研院协理苏孟宗表示,在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整背景下,新创已是提供产业解方的主角。台湾具备资通讯优势与创业热情,若能结合DeepTech、资金与市场,将成为强化竞争力的关键。他指出,根据Startup Blink统计,截至2025年10月,台湾共有1,134家新创入列全球生态系统,展现亮眼动能。工研院长期推动「育成中心」与「加速器」计划,协助新创从研发走向商业化,未来将持续整合国内外育成资源,加速培育新兴产业。
宏碁创办人施振荣以「王道精神」为题指出,台湾应从硬体制造走向软硬整合,以文化与科技结合发挥全球竞争力。他强调,台湾是海洋国家,应在AI与能源转型中扮演积极角色,「净零不只是挑战,而是让台湾从能源输入国转为新能源技术输出国的契机」。施振荣呼吁,以合作取代竞争、以内需带动外销,让世界看见「Created with Taiwan」的新价值。
工研院发表的「2026十大新创趋势」涵盖科技基础与产业应用两面向:包括结合量子、半导体与通讯的「量无限」;AI算力推动新金融模式的「算金融」;开放API带动智慧商务的「随经济」;净零与海洋经济下的「智船舶」;突破风能限制的「风创能」;运算与能源整合的「能共融」;聚焦国防新创的「巩国防」;以仿生材料为核心的「软机器」;提升供应链韧性的「强韧性」;以及AI重构创投与产业的「创世代」。
工研院指出,这十项趋势反映全球产业再平衡,台湾若能结合研发与资本优势,将有望在新创浪潮中建立国际定位。
论坛现场多位新创代表分享趋势观察。Zettabyte财务长龙牧生指出,AI算力已启动资本超级周期,企业竞争核心正转向GPU效能与资产管理。beBit TECH执行长陈鼎文谈到「代理经济」,强调AI Agent正重新定义顾客体验。保利马执行长周显光则表示,「智船舶」已成海洋经济焦点,台湾在AI与通讯整合具优势。德国SkySails总经理Stephan Wrage展示高空风能应用成果,奇妙水循环材料董事长郑品聪则介绍高活性再生橡胶技术,期盼台湾在绿色材料供应链中占据关键角色。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