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妈祖结束10天9夜的北港朝天宫徒步进香,昨(11)日下午回宫安座。这场历史200多年的活动2002年开放报名仅3114人参加,不过今年竟高达32.9万人,24年来成长105倍,人数打破纪录。

英国《BBC》报导,「钻轿底」是妈祖进香遶境的重要仪式,信徒认为能带来好运甚至治病。白沙屯妈祖所在的拱天宫透过脸书粉专与YouTube直播,吸引超过10万人观看,许多年轻人也在IG与Threads上分享进香动态与即时路线。主办单位还分享妈祖即时行踪,让出外民众感受「妈祖与我同在路上」。

报导分析指出,今年32.9万的报名人数比去年18万人暴增许多,反映年轻世代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同,他们在进香中寻求心灵慰藉与社群连结,同时以科技放大信仰的影响。例如台湾同婚热议时,妈祖成为许多年轻同志伴侣的精神寄托,当时他们以「妈祖的爱不分性别」诉求台湾社会及妈祖信众的支持。

报导引述台湾网友在X平台说法指出,白沙屯进香不只是宗教盛事,更是心灵与身体的试炼,年轻人透过徒步找回对土地的连结。信众高小姐告诉《BBC》,进香是一场身心灵的洗礼,徒步让他放下自我,重新找回创作灵感,「我觉得能够徒步静静地跟妈祖走上一段路,有一种身心灵安慰的作用,走在路上会把自我给降到最低」。

高小姐说,这场活动似乎是一种台湾人对于「本真」(真诚自我)的投射。她还说,台湾的宗教其实很宽容,「除了出发前需要三天早斋,路上吃荤食也没有关系。各种灵验事迹也表现台湾人的集体意志,沿途平抚大家的焦虑,也给大家前进的勇气,所以参与的人数用倍数激增,真的是用行动在凝聚台湾,这点真的感动太多人」!

28岁的唐小姐说,遶境遇到其他人分享进香故事,让她感受到浓厚的社群温暖。进香队伍中,货车缓行供人休息,沿途民众热情提供物资,彼此关心与包容的氛围令她难忘。

今年首次参加的白沙屯妈祖进香的30多岁吴小姐说,她们一行人从台中出发,沿途收到许多「结缘品」,还有陌生人热心帮出车资,教他们如何「钻轿底」,「人与人的互动太浪漫了!互不相识,却因妈祖凝聚在一起」,从婴儿到老人的多元参与,宛如全民运动,妈祖无固定行进路线的刺激感有如「追宝可梦」。

报导引述宗教人类学家指出,妈祖信仰不仅是宗教,更是社会凝聚力的象征,无固定路线,体现台湾人对未知的适应力与对神明的信任,与台湾多元文化高度契合。从小城镇的宗教活动到都市青年的直播分享,妈祖信仰在台湾成为跨越世代,教人互助与坚韧的宗教活动,在快速变迁及激烈政党竞争的的台湾,这个宗教活动提供信徒港湾,让人们在汗水与呐喊中找到慰藉。

唐小姐(前2)这类的年轻人十分热中参与妈祖遶境。翻摄自BBC
唐小姐(前2)这类的年轻人十分热中参与妈祖遶境。翻摄自BBC
热心民众免费提供游览车供信徒休息。翻摄自BBC
热心民众免费提供游览车供信徒休息。翻摄自BBC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再热7天!这区恐飙36°C以上 周末还有午后雷阵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