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并提到,她相信台湾现任政府将全力以赴,积极与美国展开建设性对话,并协助产业调整,维护国内经济与金融稳定,让台湾继续保持竞争力、持续对全球贸易体系作出贡献。


今天在LSE的演说以学生听众为主,未开放媒体参与,但接受听众提问。


根据数名在场听众转述,担任主持人与对谈人的LSE候任法学院院长莫瑞(Andrew Murray)开场致词提到,蔡英文在LSE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她的论文指导教授艾略特(Michael Elliott)可惜已于2016年过世。莫瑞相信艾略特必定为蔡英文的成就感到骄傲;若艾略特还在世,应该会想在场聆听蔡英文演说。


莫瑞并在介绍蔡英文时说,蔡英文在台湾的大学院校担任法学教授多年,而身为候任院长,莫瑞称他欢迎蔡英文至LSE法学院任教。莫瑞接著以LSE校长克雷默(Larry Kramer)名义,欢迎蔡英文登台演说。


蔡英文开场提到,她上次回到LSE应该已是10多年前;能够重返伦敦,特别是在担任台湾总统8年之后,还能回到LSE,对她而言意义非凡。来到LSE勾起她研究生时期的许多美好回忆,包括校园内对各项国内外议题的深入讨论。


蔡英文回忆起她当时最喜爱的地方之一,也就是位于罗斯伯里大道(Rosebery Avenue)的LSE学生宿舍厨房。宿舍在各楼层设有小厨房,供学生们泡茶、吃点心、煮汤。蔡英文说,她在那里遇见不少有趣的人,和他们对话、向他们学习,是难忘经验。


她提到,在LSE求学大幅提升了她的英语能力和沟通技巧。她也学会批判性思考,但更重要的,是她学会「聆听」,特别是对与她抱持不同意见的人。


她说,这样的经历让她能够成为一位「称职的贸易谈判代表」,并为她之后在学术与政治上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花了一些篇幅阐述自己在LSE的求学收获、并勉励学生珍惜所学以应对当今充满挑战的世界后,蔡英文话锋一转,谈及地缘政治新局势,以及原有的贸易和安全秩序正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她指出,当前的贸易冲突正在动摇近数十年来的国际贸易规则和秩序。


既有全球贸易体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1944年布列敦森林会议(Bretton Woods Conference)为战后全球贸易与金融架构奠定基础,而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制则致力于降低贸易壁垒、推动多边合作。这套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促成全球前所未见的和平繁荣,并促进国际社会的合作精神。然而,这个体系也历经多次失衡与调整。

 

前总统蔡英文(左)17日在伦敦政经学院发表演说,候任法学院院长莫瑞(右)开场致词时,提到欢迎蔡英文至LSE法学院任教。 (听众提供) 中央社
前总统蔡英文(左)17日在伦敦政经学院发表演说,候任法学院院长莫瑞(右)开场致词时,提到欢迎蔡英文至LSE法学院任教。 (听众提供) 中央社

调整以维持经济与金融稳定

蔡英文指出,来自美国的政策变化已迫使各国政府和企业纷纷调整,以维持经济和金融稳定,许多政府也选择与美国进行双边谈判。


不过,历史经验显示,唯有「多边」体制能为全球提供长久解方。也就是说,唯有主要利益关系方的通力合作和协调,才能够重塑全球贸易架构,建立更平衡、永续的新秩序。


蔡英文说,台湾近几十年历经多次全球危机,而每一次台湾都化危机为转机、进一步推动转型与升级,让经济体质更为强健,且台湾从未倒退至保护主义思维。


蔡英文强调,台湾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在寻求全球新平衡的过程中,扮演更积极角色。台湾已在多个动荡时刻展现韧性,并证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伙伴。


另一方面,除了贸易秩序「再平衡」的挑战,全球安全环境也日益严峻。当面临贸易与安全的双重压力,确保民主制度的效能与社会的团结,格外重要。


蔡英文指出,对台湾人而言,「韧性」绝非仅是口号;台湾如今面对的外部威胁和威吓日趋强化,但人民未因此退缩,反而致力于强化自身韧性。「内部韧性」赋予政策制定者更大弹性,以处理对外关系,特别是面对具攻击性的邻国,「两岸关系就是一个具体例子」。


蔡英文说,在她任内,虽然来自中国的威胁日益升高,台湾仍以审慎、负责任的方式,处理两岸事务、致力维持区域和平稳定。而这一切成就,正是以社会韧性为基础,「而不是靠牺牲民主与自由,换取政治让步」。


蔡英文强调,我们正处于全球秩序剧烈变动的时代,过去习以为常的许多事物,正在被挑战与重塑。尽管如此,有一件事非常清楚,那就是「民主、韧性与伙伴关系」将是面对未来的最坚固基础。(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变调师生恋!帅哥院长出轨同性学生 疑遭勒赎事发后轻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