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个月,俄军将跨过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界列为关键战略目标,进行猛烈攻击。台捷6月27日签署援乌合作备忘录,其中移动式水处理设施建置计划,将嘉惠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Dnipropetrovsk)38万居民。该州3位市长日前出席在罗马举行的「乌克兰重建会议」,接受中央社专访描述当地现况及与台湾合作情形。
◎梅若瓦市长:援助展现台乌站在一起
前线城镇梅若瓦(Mezhova),是常遭俄罗斯轰炸的城镇之一。市长札泽斯基(Mykhailo Zrazhevsky)向中央社表示,该城居民原约1万5000人,战争发生后人数减少,「从2014年开始,我的城市就是面对俄罗斯侵略的前线,现在每天遭受各种砲弹与无人机攻击,因此许多家庭被迫撤离。」
札泽斯基感谢台湾与捷克合作维护当地基础设施,「台湾伸出援手,此举首要是传递了心理层面的支持,展现世上许多国家愿意跟乌克兰站在一起,对抗俄罗斯侵略」。
在经济层面,他表示战争爆发后,当地经历许多不同阶段需求,目前最希望吸引优质投资者,前往协助重建工作,对梅若瓦而言,最需要的是重建基础建设,特别是有关水资源与垃圾处理。

◎马尔加涅茨巿长:曾与台湾艺术家合作 印象极佳
马尔加涅茨巿(Marhanets)距离俄罗斯占领区的札波罗热(Zaporizhia)核电厂仅5公里,是俄军重点攻击城镇。市长玻洛维克(Hennadii Borovyk)向中央社表示,「当地居民先前约有5万人,因每天都遭到无人机、砲弹轰炸,目前约有2万居民已撤离。」
玻洛维克描述,当地盛产稀有重要战略资源锰矿,采矿是最被关注的产业,即使每日遭俄军轰炸,市府仍盼不间断供应各种服务给民众,「在战争下维持日常生活非常困难,但乌克兰人民很坚韧、坚强」,因此他要特别感谢国际社会,对维系当地基础设施提供援助,该城目前最急需改善饮水供应系统,例如修建新水管。
听到记者来自台湾,玻洛维克高兴表示,在台捷此次合作援助案之外,该市也曾与台湾人合作,他去年曾接待来自美国的台湾艺术家,捐赠给当地2台垃圾车,「台湾艺术家来访后,很喜欢我们的城市,现在还有意进一步推动文化合作计划,由我们提供土地,让他们兴建文化中心。」
玻洛维克强调与台湾合作经验总是很愉快,旅美台湾艺术家拟用当地遭受轰炸的砲弹碎片,打造2个能敲响的大钟,一个放置在马尔加涅茨巿,另一个运到美国展示。

◎维基次夫市长:欢迎台湾来考察御敌经验
维基次夫(Verkhivtseve)市长史维里克(Mykhailo Svitlyk)向中央社表示,该市人口约1万3000人,深刻感受战争冲击,因为该市接收来自东部战区大量撤离居民,「我们试图提供他们住宿及所需服务,因为很多乌克兰人不愿再撤到更远区域,他们希望住在靠近家的地方。」
史维里克坦言,乌克兰人并未预期战争会如此旷日耗时进行,俄乌战争也和二战经验完全不同,得面对无人机跟各种不同武器攻击 ,「虽很辛苦,但我们是乌克兰人,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必须努力守护。」
史维里克表示,在战争中维系正常生活十分困难,尤其对孩童心理负担很大,因为四周总充斥防空警报与战斗机声音,不时有炸弹空袭,市府最关注的是居民安全,特别是孩童安全,为此当地正打造「地下学校」来保护就学安全。
史维里克表示,「台湾与捷克合作案,对该区域带来莫大帮助,在此危难时刻,任何心理与经济上的援助,对我们都是至为关键的。」
史维里克说,乌克兰是民主国家,从总统到每个市井小民,都期待至终能获得公平的正义,他感谢每个帮助乌克兰的国家,乌克兰想让全世界知道,乌克兰是民主联盟一部分,想努力发展壮大、向前迈进。
史维里克表示,他知道台湾、波兰等国都在从俄乌战争汲取经验,「我们无法选择邻居,当邻居想对你强取豪夺,你必须维持坚强。」因此他诚挚邀请台湾媒体及相关机构前往实际考察,看当地如何建造新的地下学校,如何布置军事防御,如何疏导撤离民众,
对于台湾拟打造全民防卫韧性,史维里克向记者说,「请带著你们的相机去我们社区看看,我们将展示目前正发生的一切,及我们如何应对。」(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