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报导,国民党与民众党2024年起联手以人数优势陆续通过国会职权等修法引发外界不满,民团今年起陆续锁定国民党立委发动罢免连署。24位蓝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于台北时间26日投开票,结果全数遭到否决。


华府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计划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今天以电子邮件回复中央社记者询问表示,台湾政治严重极化,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她指出,在民主国家中,分立政府并不罕见,「台湾执政党和在野党需寻求妥协,强化治理,为人民带来更好的成果」。


台湾去年举行总统立委选举,民进党赢得总统大选继续执政,但失去国会多数党地位。113席立委席次中,国民党赢得52席,略多于民进党的51席,民众党则取得8席不分区立委,扮演关键少数。


外交政策研究所(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亚洲计划非常驻研究员傅利曼(Joshua B. Freedman)近期撰文分析大罢免投票及其影响指出,自去年总统立委选举以来,台湾政党斗争变得十分激烈,导致政府几乎陷入停摆。


这次首波立委大罢免全数未通过,国民党将维持立法院多数地位。傅利曼预测,挺过罢免案的立委可能会比以前更强硬反对民进党施政,「任何妥协的可能性恐怕一开始就注定会失败」。


他写道,一旦台湾国内政治领袖陷入政党之争,将难以制定有效策略来应对北京的压力,也会无法妥善应对与华府之间的关系。

 

参加支持大罢免行动的民众。美联社
参加支持大罢免行动的民众。美联社

台湾政治严重极化

另一方面,华府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今天受访表示,以长远角度来看,这次的结果「对台湾所有政党都有利」。


身为中立观察者,孔明尚指出,这样的结果避免一种可能对台湾民主制度构成新挑战的先例,这种先例恐怕未来会被用来对付所有政党。


他说,「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罢免确实是适当的」,但他不认为台湾人民希望看到「大罢免变成常态」的先例。


针对这次大罢免开票结果,蓝白两党党主席表示,这是台湾人民的大胜利,要求总统赖清德为恶罢出面道歉。赖总统则感谢公民力量,重申执政团队责任,并期待朝野政党团结向前;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也说,这是伟大公民力量的展现,民进党虚心接受结果,会更审慎反思社会的反应。


继首波大罢免后,第二波共7案罢免投票将于8月23日登场,包括国民党立委马文君、游颢、罗明才、江启臣、杨琼璎、颜宽恒、林思铭。

 

参加反对罢免活动的民众。路透社
参加反对罢免活动的民众。路透社
延伸閱讀:726大罢免结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陈沂轰民进党输了就甩锅怪「公民运动」 难道现在就会被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