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TBS新闻报导,根据幸存者证词,飞机从羽田机场起飞12分钟后,就听到机长大叫「有东西爆炸了」,随后氧气罩就落下,机舱变得一片白,耳朵相当不舒服;再抬头一看,厕所的天花板已经崩塌。

调查初期,波音公司一度怀疑是恐怖炸弹攻击,但后来厘清相关线索之后,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在盘点飞机维修纪录之后,调查小组发现事故班机在1978年的一次降落中,于大阪伊丹机场曾损伤到机尾;又因为波音维修人员,在连接接合板时,没有依照正常模式连结,导致金属疲劳因上万次起降不断累积,多年后让123班机发生机舱爆炸减压,高压空气冲进机尾,直接将垂直尾翼吹落,连带扯断了主要的液压管线,整架飞机因此失控。

然而TBS指出,有关波音人员在1978年的维修中,为何没有按照标准流程,事发40年后美方依然没有说法,只用「当时的维修人员已经不在了」草草了事。而TBS找到当年的维修小组名册,虽然多数已经离世,仍有一人愿意受访,不过对方坚称当年的维修过程没有失误,明显与客观事证不符。

采访小组认为,该员显然并不清楚,1978年维修使用的接合板被动过手脚,更别提能找到幕后「加工」的人。该员也说,他不知道这次的维修任务,因为日航123班机的空难被美方调查;并说,「如果有任何人当时发现接合板有问题,或许就能阻止悲剧发生,太令人难过了」。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雄樋口饭团搬家才半月 老板娘气愤:「恶房东」又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