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贝森特野强调,还有「其他许多途径」可以对关税采取行动,但这会「削弱川普总统的谈判立场」,但他未具体说明细节。
在 CBS《Face the Nation》节目中,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则表示,如果最高法院不支持政府立场,还有「其他法律依据」可以用来实施关税,例如过去用于钢铝关税的「232条款」调查等选项。
联邦上诉法院 8 月 29 日裁定,川普的「对等关税」属于违反总统职权的关税之一,认为《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并未授权川普今年稍早宣布的紧急关税。法院在多数意见中指出:「我们看不出 IEEPA 有任何明确的国会授权,允许施加如此规模的对等关税与贸易关税。」
川普政府八月初实施的新一轮「对等关税」目前仍维持生效,法院已将裁决的执行延后至 10 月 14 日。
这项裁决引发外界质疑川普政府在持续推进贸易谈判上的能力。川普政府已于周三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警告「若没有关税,美国将沦为穷国」。贝森特周日表示,他「有信心」川普政府会在最高法院获胜。
不过,川普经济政策的影响似乎逐渐浮现。美国劳工统计局 8 月就业报告显示,8 月新增就业仅约 2.2 万人,失业率上升至 4.3%,创近四年新高。
受冲击最严重的是制造与商品相关产业。RSM US 经济学家 Joe Brusuelas 在周五致投资人的备忘录中指出,关税政策及其反复无常的执行方式,对招聘造成了「不可否认」的影响,商品产业自 5 月以来已连续四个月呈现下滑。
「我们不能打个响指就盖好工厂,」贝森特说,并补充「我们将会看到建筑与制造业的就业增加」,部分归功于《大而美法案》的通过。
川普政府一再强调,美国企业应该「自行吸收」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否认关税是对美国消费者征税。然而,Nike、孩之宝(Hasbro)和沃尔玛等公司已警告,关税将导致物价上涨。
根据财政部月度报告,美国 7 月从进口关税中征得约 280 亿美元。今年 4 月,财政部报告征得 168 亿美元毛额关税。
国土安全部 6 月则表示,美国海关暨边境保护局已从川普的关税中征得 815 亿美元。
延伸閱讀:对等关税掀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