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Alert 报导,蛋白质能帮助肌肉生成、形成酵素与荷尔蒙,并支持免疫系统,也能提供能量。澳洲健康饮食指南建议,蛋白质应占每日总能量的15%至25%。成人男性建议摄取量是 每公斤体重0.84公克,女性则是 每公斤体重0.75公克。

换算下来,90公斤男性每天大约需要76公克蛋白质,70公斤女性则需要53公克(70岁以上或儿童需求更高)。
研究显示,大多数成年人其实早已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但很多人仍会额外补充,像是喝蛋白饮或挑高蛋白标示的食物。

对于进行重量训练、想增加肌肉量的人来说,每公斤体重 1.6公克蛋白质(以90公斤成年人为例,就是每天144公克)能帮助提升肌肉力量与大小。但进一步再增加摄取,并不会带来更多肌肉增益。对一般人来说,超过建议摄取量并无额外好处。

蛋白质过量会怎么样?
蛋白质并不会单纯随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而是会在体内产生影响。蛋白质同样能转换为能量,如果摄取超过需求,多余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

部分健康状况需要严控蛋白质摄取,例如慢性肾脏病患者,若蛋白质过量,可能进一步损伤肾脏。

还有一种状况称为「蛋白质中毒」(protein poisoning),又称「兔子饥荒」(rabbit starvation)。

这是指摄取过多蛋白质,却缺乏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等其他营养素时,会引发严重不适。这个说法来自20世纪初探险家维尔亚姆‧史蒂芬森(Vilhjalmur Stefansson)的记载,当时仅依靠瘦肉兔子维生的人,很快就出现危险病症。

蛋白质可来自植物(豆类、扁豆、全谷)或动物(蛋、乳制品、肉类、鱼类)。
研究显示,摄取过多来自动物的蛋白质,会提高过早死亡的风险,尤其是癌症;也与第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

相对地,摄取更多植物蛋白,则与以下健康益处相关:

-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减少第2型糖尿病风险
-改善血液胆固醇状况


许多动物性蛋白质同时含有较高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过量则会增加慢性病风险,如心脏病。相反地,许多植物蛋白同时也是膳食纤维来源,而纤维最缺乏的营养之一,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并维护肠道健康。

整体而言,比起一味追求高蛋白,蛋白质来源与动植物比例的平衡更为重要。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必须协同作用,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学蔡依林9点半睡却睡不著? 医揭关键黄金入睡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