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CCCS)本周举办系列活动,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高级政务部长刘燕玲今天出席「第11届东协竞争会议:东协竞争政策的新时代」(11th ASEAN Competition Conference: A New Era for Competition Policy in ASEAN)会议。中央社等国际媒体受邀采访。
会议发表「东协竞争行动计划2026–2030(ASEAN Competition Action Plan 2026 – 2030)」,阐述东协在区域合作、加强执法协调及培育以创新驱动的市场战略方向,并探讨区域合作倡议、衡量竞争政策的经济影响、协助东协中小微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运用人工智慧,以及透过竞争执法应对生活成本挑战。
刘燕玲致词时表示,近年来全球经济面临多重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疫情所造成的干扰,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与贸易壁垒升高所带来的压力,重塑了国际贸易格局,亦显示出全球价值链(GVCs)的脆弱性。
刘燕玲指出,由于全球经济体系的高度连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单独应对这些干扰。这些挑战的跨境性质已显示,更紧密的双边与区域合作不仅有益,更是绝对必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效的区域竞争政策至关重要,能帮助各界在动荡时期中前行,推动价格可负担性、市场效率与商业创新。
2007年东协经济部长会议成立「东协竞争专家小组」(AEGC),专责处理东协内部的竞争政策与法律事务。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57届东协经济部长会议,近日更签署「东协竞争框架协议」(AFAC)。
刘燕玲表示,随著AFAC框架的建立,东协各国竞争法体系将变得更严谨、一致与透明。区域内的企业将能在防范反竞争行为的保障下,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运作。
此外,她亦宣布新加坡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将于本次会议发表「AI市场工具包」(AIM Toolkit)。该工具包由新加坡资讯通讯媒体发展局(IMDA)合作开发,属于一项自愿性的自我评估工具,协助企业确保其AI模型与作法,符合促进竞争与有利消费者的原则。
「这项工具在创新与监管合规之间取得平衡,既促进AI永续发展,也营造一个值得信赖的环境,以抑制反竞争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刘燕玲指出,企业能借此更早识别潜在的竞争与消费者保护问题,进而降低其涉及反竞争或不公平贸易行为的风险。(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