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今天揭晓,由美国学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和蓝斯德尔(Fred Ramsdell)以及日本免疫学家坂口志文共享殊荣。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斯婷在台湾科技媒体中心线上记者会说,过去学界倾向免疫反应越强越好,较关注「正向调节」,坂口志文的研究首次指出了「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在免疫系统中的关键角色,开启了对免疫「负向调节」的全新认识。
这项研究给了学界一记当头棒喝,免疫系统不仅需要「油门」,也需要「煞车」。陈斯婷说,透过正向与负向调节之间取得平衡,免疫系统的恒定才是维持健康的关键。这一发现对于临床医学具有深远意义,特别是在自体免疫疾病、癌症免疫疗法及器官移植等领域。
在坂口志文的「调节性T细胞」研究之后,布朗柯和蓝斯德尔则进一步发现了关键基因Foxp3。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徐嘉琳指出,如果将调节性T细胞比喻为一个乐团,Foxp3就是「指挥家」,必须正确指挥各部门,整个免疫系统才能协调运作、合奏出健康的旋律。
徐嘉琳说,免疫系统在非常多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除了自体免疫疾病、器官移植,还包括老化、神经退化性疾病,如阿兹海默症、失智症,及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甚至是癌症免疫治疗。全球目前已有超过200项相关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台湾也有许多生技公司投入,前景十分可期。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教授陈念荣说,免疫学与现代医学的关联极为密切。从近年疫苗研发、感染症控制到癌症治疗,国内外学界开始深入探讨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互动,如神经系统如何影响免疫反应强度、肠道菌丛与免疫调节的关系等,未来发展潜力无穷。(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