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口志文与台湾学界渊源深厚,他多次来台参加免疫学会,并应邀发表演讲,甚至有不少台湾免疫学研究者可以算是师承自坂口志文或其徒子徒孙;在台湾学者眼中,坂口志文给人印象是极具书卷气、严谨而和善。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教授陈念荣,在台湾科技媒体中心线上记者会分享,坂口志文对台湾怀有高度好感,许多台湾的免疫学研究者都曾与他同桌共餐;陈念荣回忆起曾在参访大阪大学期间,有机会在坂口志文实验室工作1周,亲身感受到他与夫人都非常友善。

这3名新科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研究之路,其实是一场「逆风」豪赌,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员王维乐说,事实上,早期科学界已有其他团队提出免疫系统中存在「煞车」机制的概念,但当时研究不幸卷入造假风波,最终不了了之。

王维乐说,这3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面对来自学界的质疑与挑战,重新建立了这一领域可信度,甚至在细胞命名上都非常谨慎,避免让人联想到过去那段不光彩历史,他们成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这套免疫煞车系统,这是一场艰难却重要战役。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开奖前的预测2大热门主题都与免疫学相关,包含华裔科学家陈志坚因发现「cGAS」蛋白,及最终赢家「调节性T细胞与关键基因Foxp3」,国立阳明交通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斯婷说,前者是先天免疫、后者是后天免疫,诺贝尔委员会最终的选择,显示出这项研究重要性。

陈念荣说,其实多年来,这个研究团队早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热门人选,这次获奖可说是实至名归,并不令人意外。这次获奖关键研究调节性T细胞,其功能在于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如减少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生或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在肿瘤免疫治疗中,这类细胞调控更是核心议题之一。

但王维乐却相当意外调节性T细胞与关键基因Foxp3会在今年受到青睐,他说,过去诺贝尔奖似乎较偏好已有明确临床应用成果的主题,如今年呼声也很高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已广泛应用于糖尿病与减重治疗,结果却是实际应用仍处于初期阶段的免疫煞车系统获奖。

台湾学者都相信,未来免疫学势必会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与显学,王维乐说,回顾过去20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名单,会发现多数与免疫学研究有关,「现在想拿诺贝尔,做免疫就对了」,从自闭症到渐冻症,越来越多疾病被发现与免疫失调有关;在他心中,免疫学一直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显学。(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高市早苗「黑历史」被翻出?镜头前突人来疯 见偶像秒变娇羞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