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报导,德国所称的「核选项」是欧盟的《反胁迫工具法案》(The Anti-Coercion Instrument)。该法案在2023年通过后,从未动用过,因为赋予欧盟权力可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公共采购,以及各种贸易与服务措施,甚至可以冻结、没入外国资产。


由于《反胁迫工具法案》威力强大,被称为「核选项」。彭博报导,德国提出评估案后又警告,如果启动这个法案的话,可能会面临对方更强烈的报复。


法新社报导,中国是全球主要的稀土生产国,这些矿物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电子产品与国防工业所需的关键磁铁。中国本月宣布加强对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


中央社报导,塞夫柯维奇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展开近两小时的视讯通话后说:「我很高兴今天进行了具建设性的讨论,我们同意加强各层级交流。」


塞夫柯维奇在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所在城市法国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对记者说:「我已邀请中方官员在未来几天前往布鲁塞尔,以寻找紧急解决方案。王文涛部长已接受邀请。」


欧盟表示,中方的限制措施已迫使部分欧盟企业停产,对经济造成损害。


塞夫柯维奇还说,这些出口管制「没有正当理由且具破坏性」。


布鲁塞尔一直与七大工业国集团(G7)伙伴协调对中国祭出相关限制措施的回应,但塞夫柯维奇说,欧盟「无意升级冲突」。


他说:「然而,这种情况已为我们的关系蒙上阴影,因此尽快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郑丽文见习近平? 国台办:愿与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