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官网通报,该校生物工程学教授兼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科学家李颂吾(Seung-Wuk Lee,音译)领导的团队,成功透过基因工程改造无害病毒,如同「智能海绵」(smart sponge)般从矿场排水中捕获稀土金属,并通过调节温度和酸碱度再释放金属,让研究人员采集到稀土元素。
1992年,中共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指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将发展稀土供应链订为国家战略。33年后,中国独霸全球稀土产业链,成功筑成了「稀土长城」,让美国等各国难以突破中国对稀土的掌控。
美国过去虽然多次试图攻破中国的「稀土长城」,然而稀土提炼过程会产生高度污染的后遗症,再加上中国以低价抢市,让美国的稀土产业不是被迫迁往中国或出售,否则只能倒闭出场。
美国川普政府投入大笔资源,从各种路线试图突破中国封锁。柏克莱分校的李颂吾教授不采中国的高污染提炼方式,创新式的将噬菌体(bacteriophage)、这种对人类和环境无害的病毒,改造为「高度选择性回收机器」(highly selective recycling machine)。
根据研究结果,将改造过的噬菌体病毒投入至稀土矿的排水中,病毒立刻选择性的吸附在特定的稀土元素离子上。研究人员加热溶液后,病毒与稀土元素离子聚集成团,再排出液体就获得了含有病毒与稀土元素的浓缩污泥。
研究人员调校出最佳酸碱值后,就能迫使病毒释放出纯净的稀土元素离子。
研究报告指出,整个提炼过程环保、可控性高、成本合理,而且病毒甚至依旧保持活性,可重复使用。
研究团队主持人李颂吾毕业自韩国高丽大学,并取得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博士学位,目前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生物工程学教授兼劳伦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李颂吾表示,这种「智能海绵」提炼方式,可替代传统开采方式,并可能解决稀土元素供应链的重大瓶颈。
也就是在普级应用后,可望攻破中国苦心建构的「稀土长城」。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