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分析,此次反应是北京刻意释放警讯,警告日本及区域内其他国家:若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立场相悖,将可能面临类似压力。然这场争端已延续近两周未见降温,同时也突显北京日益忧虑亚洲安全态势变动──尤其在美国盟友提高军费、强化协同下,面对中国军力升高的区域新平衡。

另外,历史因素也使日本成为最令中国警惕的对象。上世纪日军侵华、占领台湾及多项暴行,成为中国「百年国耻」的重要记忆来源,反日情绪多年来持续存在,并在习近平治理下民族主义高涨的氛围中更趋主流。

中共官媒《人民日报》评论称,高市的谈话显示日本「不尊重当前力量格局转变」,并试图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寻求「军事大国」地位。评论指称:「日本领导人首度表明意图对台湾进行武装干预,并对中国发出军事威胁。」

日本近年大幅调整安全政策,从战后和平宪法的限制转向扩大防卫预算、获得反击能力,背景包括中国在台海及周边频繁军事行动,以及美国要求盟友加大国防承担。许多日本政治人物,尤其高市所属的保守派,愈加担忧北京若攻台将对日本安全造成直接冲击,因而主张增加军费甚至修宪。

高市以强硬安全路线著称,她过去曾因质疑部分日本战争责任叙事而引发北京不满。上任后,她不仅首次明确点出台海冲突可能需日本军事介入,也推动加速日美安保合作与国防建设。中国军方相关社群帐号更批评其作为恐让「军国主义幽灵」再度「危害世界」。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庄嘉颖分析,北京此刻强力反击,意在「提前压制」高市,使其在国防扩张议题上更加顾忌。

今年适逢二战结束 80 周年,北京强调日本投降后中国解除日占、台湾回归当时国民政府的历史背景,借此凸显自身对台主权主张,同时放大对日本军事化倾向的疑虑。北京视夺取台湾为「民族复兴」核心目标,若日本变得更强大,恐使武力犯台的风险更复杂。

中国学者王义桅则直指,高市此番言论是「错的人、在错的时间、说了错的话」。

尽管日本已派遣特使赴北京降温,双方至今仍陷僵局,中方坚持要求东京撤回相关言论,使化解空间受限。同时,北京持续升高民族主义情绪,包括中国军方发布名为《别太狂》的影片,以饶舌方式宣示军力。

此外,一张日本外务省特使金井正彰与中国外交官刘劲松会晤后的照片在中国网路引发热议,两人姿态被解读为象征外交力场的落差。官媒央视更以「中国捍卫主权的立场百年不变」作为宣示。

火線話題 | 中日冲突越演越烈

這篇報導屬於「 中日冲突越演越烈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魏哲家、刘德音获奖 美商务部长贺「你们的领导改变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