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现行规定,媒体报导时不得揭露足以识别被害人身分的资讯,新指引中指出可揭露加害人、甚至机构名称的相关资料,但问题是发生遗憾的事件时,加害者资讯和被害者资讯高度重叠、甚至容易借由加害者的资讯去发现被害者身份的状况屡见不鲜。


卫福部解释半天还写道:「本指引系为协助媒体在报导时除顾及民众知情权益外,也能同时保护被害人,避免渠等在报导、揭露的资讯中被辨识而造成二度伤害」但同为父母,发生人神共愤的虐童、儿少性暴力案件,到底哪些案件可以解套揭露真相,民间问号越来越大。

火線話題 | 壹短苹

這篇報導屬於「 壹短苹 」主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北市试办免桩共享电动单车 大安区30辆率先上路!2招防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