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yes123求职网最新调查,若配偶收入足以支撑家庭,高达80.6%的职场爸爸表示愿意当「家庭主夫」,但若真要离开职场,他们平均认为这份工作应值月薪5.1万元,相当于基层主管等级。

这份调查凸显一项长期被忽视的矛盾:传统家庭劳动几乎由女性无偿承担,却常被视为「不事生产」,进一步压低单一性别的社会地位;如今当男性置身相同位置,却能坦然为这份劳动「标价」。

这不只是角色情境的对调,也揭露女性长年所处的制度性不公,无酬的付出,还得被贴上「没有工作」的标签。

随著女性经济地位提升,两性在家庭分工逐渐需要重新协商。示意图/儿福联盟提供
随著女性经济地位提升,两性在家庭分工逐渐需要重新协商。示意图/儿福联盟提供

调查中也显示,若女性薪资高于配偶,有77.1%的职场爸爸坦言会感到压力,反映出另一层困境:即便社会表面上对「女性工作」表示支持,但当权力与资源重新分配,父权社会底层的价值观仍让不少男性难以接受女性「赚得比自己多」,女性的成功,反而成为另一种张力的起点。

同时,当家庭不再只是女性的责任,而男性开始面对「离开职场」的选项时,家庭角色的社会期待也开始松动;不过,角色认同的重组并不容易,从「经济支柱」到「家庭照顾者」,男性可能面对来自传统观念、同侪文化乃至自我价值的多重冲突。

在性别角色流动的年代,男性愿意投入家庭照顾,无疑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当家庭劳动第一次被放上「价码」,数据背后是我们能否真正看见,那些默默承担、无声付出的日常,是如何构成社会最坚实的支撑。

传统家庭分工让许多当代异性恋女性在选择结婚后,仍须面对来自父权教育的伴侣角色期待与压力。示意图/取自pexels
传统家庭分工让许多当代异性恋女性在选择结婚后,仍须面对来自父权教育的伴侣角色期待与压力。示意图/取自pexels
延伸閱讀:壹短苹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必胜客「黄金榴梿比萨」睽违6年回归!再战每10秒卖一片疯狂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