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长宋德仁表示,新北市能持续领先,关键在于我们不仅拥有完善的基础建设,更全面导入智慧科技,打造领先全国的防洪体系。新北市雨水下水道建设长度已逾800公里,实施率高达92.88%,远高于全国平均的80.87%,为城市打下坚实的防洪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数据与科技深度整合,让治水管理更精准有效。
热门新闻:分隔岛飞来宾士车!新店「怀恩专车」衰挨撞 女司机夹困腿骨折送医
宋德仁进一步说明,此次蝉联佳绩,归功于水利局在防汛管理上导入的AI智慧科技。目前全市已有607支CCTV具备影像辨识功能,准确率高达88%,大幅提升灾害掌握能力。此外,更运用CCTV监视影像进行「雨丝辨识降雨强度」,其预警时间领先雨量纪录超过16分钟,为防汛人员争取宝贵的超前部署时间。水利局也将AI应用于抽水站管理,除了以预抽机制提升整体滞洪空间,也利用AI判断下水道与前池水位关系,主动推播通知操作人员启动抽水。这些创新应用,让新北防汛从「出事了应变」,变成「出事前就先准备好」。

除了水利局这几年的创新精进作为外,还有各区公所的共同努力。平时,各区公所肩负起第一线的维护重任,每月进行雨水下水道自主检查,并配合水利局汛期前、中的例行性抽查。水利局每年更联合环保局、养工处等单位办理跨局处联合考评,确保下水道维护品质,年平均巡检超过13,000处。在极端气候下,水利局也持续改善了辖内17个行政区、共计88处积淹水点,有效提升区域排水能力。

水利局强调,市府已成功建立一套全国最完善的智慧化防汛机制。透过AI智慧防汛平台应用,新北市不仅将极端降雨对市民生活带来的不便降至最低,更借由透水保水计划、公园活化成滞洪池等多元策略,全面提升都市承洪韧性,这些精进作为,让民众真切感受到居住环境的改善与安全保障,也象征著新北市在迈向韧性城市的道路上,跨出了坚实且稳健的一大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