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姿表示,她能理解考生的感受。认为作文确实可以探讨社会议题,但题目设计应该保留空间,让考生能选择立场、自由发挥。然而这次的题目却将学生锁在单一叙事中,剥夺了自由表达的可能。这不是鼓励思考,而是限制思考。

她说,若出题者希望设计一个能引导正反思辨的「知性题」,题目可以是「是否支持代理孕母法制化」;若想做成「情意题」,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抒发情感,题目情境可以设计为,若生在代孕合法的国家,「我愿意成为代理孕母吗?」这样的设计,或许较能引导思考,也更尊重学生的感受。

陈昭姿提到,她长期关注人工生殖与代理孕母政策,一直以来都认为代理孕母的核心价值在于「自主性」。当一位女性选择成为代理孕母,这应该是基于她的自主意愿与身体决定,而非他人强加的角色。可惜这次的作文题目正好忽视了这一点,它让学生必须想像「妈妈被决定成为代理孕母」,却完全没有问过妈妈的意愿。

同样地,她也看到有同学疑惑「我妈妈成为代理孕母,我爸同意了吗?我同意了吗?外公外婆同意了吗?」其实这样的思考也忽略了自主性。因为一个女性是否成为代理孕母,不需要谁的允许,只要条件符合法律规范、经专业医师评估身心条件合适,最重要的是她本人同意,这就是自主性。

陈昭姿说,她想对参加这次北模的考生说,「你们感到的不适是真实的,你们的声音也值得被听见。如果有任何关于代孕的议题想讨论,无论立场,我办公室的大门永远敞开」。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四叉猫嘲「柯文哲没见父最后一面」挨轰 陈沂:更可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