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政务次长伍胜园表示,地方自治事权必须回归,并强调中央团队从来不是局外人,始终是地方最有力的后盾,在交通建设上,中央没有缺席,反而是倾全力支援、共同承担。

伍胜园指出,115年度交通部原本提报了2200亿元的公共建设预算,这当中也包含地方捷运建设的补助经费,但因《财划法》修法,导致中央财源重新分配后,交通部实际只获得了1101亿元,预算被砍了一半,因此运用空间很有限。

今年台北市光是从财划法修法中,就多了452亿元的税收分配,只要拨出其中十分之一,就有能力编足捷运建设所需。台中市情况也是如此,透过财划法,台中市也新增了295亿元的收入,只要拨出其中七分之一,就足以让捷运工程顺利推动下去,不必停摆了!

推荐新闻:iPhone 17今早开卖!两大电商「货运橘」最夯 二手机回收上看3万4

伍胜园认为,地方政府其实有能力自己补上缺口,该怎么分配、该怎么调度,地方政府要有责任感,要扛起责任。这些新增财源,本来就是让地方可以更有弹性、更有力量来规划重大建设。交通部也要诚恳地提醒:拿到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不是把民众最关心的建设放在前面,这都是地方政府要回应人民的问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光复节争议延烧!徐国勇「重点是台湾不属中国」 北市府:别上任就硬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