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冲击高教生态

根据教育部最新学生数预测报告指出,104学年度以前大学尚未受到少子化冲击,1年级学生约27万人;105与106学年度因「虎年效应」,人数从27万降至25.5万人,次年再降至24.1万人,至107学年度虽逢「龙年效应」带动回升,但仅微增7000人,其后持续下滑,预估114学年度全台大学新生数将跌破20万人大关。

教育部统计显示,109学年度全台共有152所公私立大专校院,至113学年度仅剩140所,四年间已减少12所。

「各教育阶段学生数预测报告」显示,大学大一新生数将一路递减。取自教育部
「各教育阶段学生数预测报告」显示,大学大一新生数将一路递减。取自教育部
114学年大学大一新生将跌破20万人。取自教育部
114学年大学大一新生将跌破20万人。取自教育部

私校苟延残喘

目前全台公立大学47所、私立大学则高达93所,但学生来源却严重倒挂。全国私校工会理事长吴忠春表示,一年20万名考生中,公立大学录取约12万人,只剩8万人可由私校分食,对招生后段的学校来说,压力非常大,不整并就撑不下去。

吴忠春坦言,去年虽预估两年内有40所私校退场,但今年的退场审查会没有新案进入,退场速度略有延后,显示多数学校「想尽办法苟延残喘」,部分技职院校正积极招收外籍生,有些外籍生比例将超过五成,但这仅能暂时纾缓招生压力,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

为缓解招生压力,私校纷纷转向海外招生,外籍生人数近年倍增。外籍生示意图/资料照片
为缓解招生压力,私校纷纷转向海外招生,外籍生人数近年倍增。外籍生示意图/资料照片

砍系增外籍专班

以位于新北市淡水的圣约翰科技大学为例,近年来虽扩大境外招生,陆续开设产携侨生专班、新型专班、新南向国际专班,还成立海青技术训练班,但以台湾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的系所仍不断裁并。

根据校方公告,圣约翰科大自111学年度起陆续调整系所规模,先后停招3个学系,分别为四技日间部的时尚经营管理系、创意设计系,以及四技进修部的资讯工程系。同时,校方也启动系所整并作业,将「电机工程系」和「电子工程系」、「工业管理系」和「行销与流通管理系」、「资讯工程系」和「资讯与通讯系」,以及「休闲运动与健康管理系」和「观光与休闲管理系」等4组系所进行合并。

整并后,学校仅保留5个系持续招生,并向媒体及校方公告中皆提到,112学年度仅招收193名新生,以配合「小而美」的校务发展定位。

吴忠春指出,校方至今仍持续精简系所规模,今年还发生教师资遣争议,工会也介入协助争取教职员权益。

圣约翰科大开设新南向专班,专门招收印尼学生。翻摄圣约翰科技大学官网
圣约翰科大开设新南向专班,专门招收印尼学生。翻摄圣约翰科技大学官网

老牌名校也难幸免

过去少子化的冲击主要集中在后段私校,如今连老牌名校也难以幸免,包括世新大学中文系、真理大学台文系等传统人文学科,皆已申请自114学年度起停招,并获教育部核准。

这股紧缩潮也延烧至学生人数曾逾两万人的中国文化大学。根据教育部统计,文大在111学年度共有2万1757人,112学年度降至1万9866人,113学年度再减至1万7904人,三年间流失超过3800名学生,显示少子化冲击已明显反映在校园内。

近日更传出,文大因应招生不足,内部研议将「51个系所整并为30多个」。对此,校方回应,目前仅属内部研议阶段,「并无新决议」;教育部也表示,尚未收到文大提出整并或停招申请。

老牌私校中国文化大学受少子化冲击,3年间流失超过3800名学生。资料照片
老牌私校中国文化大学受少子化冲击,3年间流失超过3800名学生。资料照片

牵动13系所裁并

然而,《壹苹》记者查阅文大113学年度第1次校务会议纪录及校方网站,发现已有10系所通过校内审议,并提出115学年度起停招或整并的公告方案。内容包括动物科学系、园艺暨生物技术学系与生物科技研究所将整并,更名为「动物科学保健暨园艺科技学系」;政治学系与经济学系整并为「政治与经济学系」;行政管理学系与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整并为「行政管理学系」,涵盖学士至博士班;哲学系与史学系整并为「哲学与历史学系」,学士班整合,硕博士班则维持分组;中国文学系则取消文学组与创作组分制,合并为单一学制。

此外,文大也有3个系所确定停止招生,包括技击运动暨国术学系已于112学年度起停招,中国戏剧学系申请于115学年度停招,国际贸易学系进修学士班同样申请115学年度停招。整并与停招计划显示,文大正启动的全面性组织调整,也呼应少子化冲击下的大学瘦身潮。

文大正启动的全面性组织调整,也呼应少子化冲击下的大学瘦身潮。翻摄自中国文化大学官网
文大正启动的全面性组织调整,也呼应少子化冲击下的大学瘦身潮。翻摄自中国文化大学官网

教团吁提高补助款

对于文大的系所整并现象,吴忠春认为,是反映出整体私立大学的「生存本能」。他提及,许多私校过去仍有盈余,如今随著薪资、电费与物价上涨,经费几乎被吃光,甚至开始动用校务基金。学校为了降低成本,只能检讨招生未达六成的科系,若课程性质相近便考虑整并,如「餐饮系」与「休闲管理系」可能就是下一波的重点合并对象。

吴忠春强调,工会近期将向教育部建言,应提高私立学校的奖补助款,协助校方面对少子化与营运成本高涨的压力。他直言,若政府能调整补助机制,让私校有弹性运用资金,才能兼顾财务健全与教职员生的权益。

全国私校工会欲向教育部建言,提高私立学校的补助款。资料照片
全国私校工会欲向教育部建言,提高私立学校的补助款。资料照片

文大怒驳传言:系所「精进」非精简

针对近日外界关注「大动作砍系所」的传闻,文化大学公共事务处主任唐淑珍气愤回应:「无的放矢!」,强调「我们(校方)怎么可能把一个学校50个系变成30个」,并重申目前无新的整并进度或任何正式决议。

她指出,校方确实持续检讨各系所的发展方向,但目的在于「精进」而非「精简」,可能涉及课程内容或系名的调整,属于教学品质与结构优化的范畴。至于是否规划减缓少子化冲击的策略,唐淑珍表示,一切将依教育部规定与指导原则办理,校方不会擅自行动。

另外,对于圣约翰科大未来是否仍有系所调整计划,主任秘书黄宝瑛则表示,校方自112学年度后便无新的整并规划。面对记者追问,外籍生是否能有效支撑校务营运?她坦言,由于近年本地招生人数减少,境外招生确实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之一。

文大全面性组织调整,呼应少子化冲击下的大学瘦身潮。资料照片
文大全面性组织调整,呼应少子化冲击下的大学瘦身潮。资料照片
境外招生成为圣约翰科大校务发展的重要方向。翻摄圣约翰科技大学官网
境外招生成为圣约翰科大校务发展的重要方向。翻摄圣约翰科技大学官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中非洲猪瘟暂锁在单一场 疑未落实蒸煮厨余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