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警方侦破一起以林姓男子(53岁)等6人的诈骗集团,利用假投资诈骗手法,诱骗多达20名被害人将款项汇至人头帐户,再透过虚拟货币交易所把赃款换成泰达币洗钱。

刑事局先前与虚拟货币交易所事先建立合作机制,发现客户异常金流立即启动调查,协请交易所先行冻结多笔可疑款项,本案经警方持法院核发的刑事裁定书,将虚拟货币交易所内诈欺赃款新台币697万1051元(含USDT 11万7746颗及新台币317万963元)扣押至士林地检署公库,移送士林地方检察署办理后续发还事宜。

为办理发还虚拟货币诈欺赃款,刑事局与虚拟货币交易所举办联合会议。翻摄画面
为办理发还虚拟货币诈欺赃款,刑事局与虚拟货币交易所举办联合会议。翻摄画面

依据「165打诈仪表板」统计,今年9月全国平均每日受理诈骗案件470件、财损新台币2亿2392万余元,较去年同期(601件、3亿9680万余元)分别下降22%与44%。诈欺手法受理数前3名分别是:网路购物诈骗,占25.65%居首;其次是假投资诈骗,占12.54%;最后是假交友投资诈财诈骗,占7.36%。若以财损金额来看,假投资诈骗仍最严重,占比高达36.29%;其次是假交友投资诈骗,占22.06%;最后是假检警诈骗,占13.01%。

警方破获林姓男子为首的诈团。警方提供
警方破获林姓男子为首的诈团。警方提供

刑事局今天提醒,近期不少诈骗手法是假借花莲救灾名义,并结合相关手法诱骗民众,类似手法如下:

一、假慈善机关(急难救助)诈骗:在社群平台上,发文表示免费提供志工雨靴前往花莲救灾,但需自付新台币58元运费,受害人加入LINE帐号联系并完成汇款后,再以「制作感谢名册」为由,要求其提供完整银行卡号进行「实名认证」,以骗取人头帐户。

二、网路购物诈骗:谎称有偿提供运彩分析报告,并将所得全数捐赠花莲灾区,引诱民众汇款交易做公益,实则诈取灾难财。

刑事局代表民众致赠感谢状予虚拟货币交易所。翻摄画面
刑事局代表民众致赠感谢状予虚拟货币交易所。翻摄画面

刑事局指出,这类「假热情、假善心」诈骗,与过往以高获利为诱因的诈术不同,而是诉诸公益、关怀与回馈,利用社会共感与人际信任瓦解戒心。警方提醒,真正的公益行为,不会要求填写完整银行帐户、银行卡号或信用卡号,民众如欲参与捐款、捐物或救灾行动,务必循官方途径办理,例如卫福部设立的「0923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灾害专案」帐号以及花莲县政府「马太鞍溪堰塞湖资讯专区;并「使用正确管道」,如四大超商机台或Line Pay「爱心捐款」专区等平台操作,切勿点击不明连结或轻信陌生讯息。

今天王彩桦现身刑事局记者会,与警方携手站上第一线,共同倡议全民识诈。她以轻松易懂的语言与生动案例现场说明,提醒民众「不贪小便宜、不轻信来讯、多查证来源」,尤其在面对高报酬、需私下联系或转帐操作等情境时,更应保持冷静、停看听。

王彩桦也表示,每一位民众都能成为反诈的「守门人」,主动分享防诈新知,尤其应多与长辈沟通提醒,是守护亲友安全、降低受骗风险最直接的方式。她鼓励大家将防诈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从自身做起,让警觉与识诈成为全民习惯。

刑事局提醒,政府普发现金1万元措施即将上路,政府不会以简讯或电子邮件通知领取、登入,也不会要求前往ATM或网路银行进行转帐操作。民众应牢记「不点击、不填输、不汇款、不转传」四不原则,一切以官方资讯为准。

全民一起来打诈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单车少年擦撞路边车辆 留字条被风吹走!警拼凑监视器找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