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丰铁马道为旧山线铁路改建而成,2005年开通启用,贯穿原旧山线「九号隧道」,再经花梁钢桥,全长5.8公里,并与「东丰自行车绿廊」相接,形成总长19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
警方调查,意外发生在昨天下午2时06分,7岁男童与家人在后丰铁马道「九号隧道」南端赏景,51岁吴姓男子骑乘脚踏车沿后丰铁马道南往北方向直行,撞上由东往西步行的男童。
与家人在后丰铁马道骑车的眼科医师徐浩恩,在意外发生后刚好经过现场,他在脸书发文说,男童当时躺在车道上,右耳持续冒血,一直尖叫、意识不清楚、无法沟通,并有尿失禁、瞳孔放大对照光无反应的情况,虽然四肢尚有活动无抽搐,但双眼间断往上翻白眼,很可能有颅内受伤的情况,虽然第一时间就打119,但救护车开不进来,只能停在约700公尺外花梁钢桥另一端车道。
大甲警分局义里派出所警员邱垂逸率先骑机车赶到现场,见男童伤势严重,遂由男童母亲抱著受伤男童,由邱员以警用机车将两人载送至花梁钢桥南端,再由消防局救护车送往台中荣总医院救护。
过程中,徐浩恩发现救护车旁续一大堆自行车、游客经过,几乎就贴著车身而过,因此在现场协助现场交管,阻挡游客和人车,让救护车才能顺利回转,赶快后送。
吴男经警方酒测没有酒精反应,详细肇事原因移请交通警察大队研判。大甲分局呼吁游客,在后丰铁马道骑脚车应注意行车车速,保持安全距离,勿并排竞速,另请家长注意儿童动态,应全程陪同与照护,一起打造安全、友善骑乘环境。
市议员蔡耀颉今在市议会质询时怒轰,现场没有任何点位标示,导致事件发生,救护人员根本找不到伤者,消防被迫派两次出勤,好不容易将男童送到救护车,但没人协助交管,救护车一度卡在现场,全靠热心民众协助才脱困,但从头到尾都没看到任何行政人员,「观旅局的巡查人员在哪里?多久巡一次?」
对此,观旅局长陈美秀表示,目前所有脚踏车道的巡查工作,都是由「行政助理」前往巡查,发现状况会给予协助。市长卢秀燕表示,针对此案件,会责成同仁加以检讨改进,包括点位是否加强路标等等。
观旅局进一步说明,近期内将邀集警察及消防单位办理现地勘查,让救护车辆能尽量靠近需紧急救护的地点,并将结合沿线租车业者,宣导游客可下载安装「消防防灾e点通」App,在遇到事故时,可即时报案、提供所在点位GPS座标,以利警消即时救援。
此外,观旅局将于游客聚集众多的点位加派假日驻点人力,并全面巡视与加强指标不足处。同时呼吁游客遵守速限时速25公里,勿跨越车道,以免发生意外 ;有紧急需求时,请往两侧停靠,让出紧急救护通道,以利救援。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