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沛忆是「太阳花世代」崛起的政治新秀,自太阳花学运之后加入民进党,1987年出生的吴沛忆,年纪甚至比1986年成立的民进党还小。吴沛忆进入政坛打滚至今超过10年,终于在本届相对艰困的北市中正万华选区出线,挤进国会殿堂。

说起从学运走进政治的过程,吴沛忆侃侃而谈,在走上街头之前,先是发现问题,接著投书媒体,并从网路发酵,再接著开记者会、座谈会、研讨会,前置需要半年时间,最后一步才会走上街头。

「这些过程让我很确定,我们如果要改变这个国家的政治,我真的再也不要等到法案都通过了,我才站出来,我真的受不了这样」,吴沛忆说,太阳花运动始于反对国会强行通过的法案,当时借此了解国家的政治运作,发现终究还是要进到体制内。她说,希望下次这个国家的大人们要决定我们的未来时,自己可以参与讨论,于是学运结束后她便加入政党。

推荐新闻:专访|亲曝最愤慨的政治「潜规则」!吴沛忆撕破女性从政的标签墙

吴沛忆说,如果认为年轻人只是一种人,只有一种声音,那永远无法与年轻人展开对话。取自吴沛忆脸书
吴沛忆说,如果认为年轻人只是一种人,只有一种声音,那永远无法与年轻人展开对话。取自吴沛忆脸书

想跟年轻人对话?吴沛忆:先停止「幼体化」他们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民进党?吴沛忆直言,对她来说当时台湾最大的任务就是必须终结国民党执政,因为前总统马英九8年的中国路线,让她难以想像,若下一任的国民党籍总统继续变本加厉更加亲中,台湾可能会万劫不复。她指出,当时包括服贸、货贸,甚至和平协议也可能在议程中,等于政治、经济全面要往统一前进,「对我来说急迫感很深」。

自从太阳花学运之后,台湾政治陆续出现蓝绿之外的第三势力,以民众党为例,确实吸走了很多年轻选票,而迈入长期执政的民进党,反倒显得有包袱。吴沛忆直接点明,「年轻人不是『一种人』,会将年轻人当成另外一种族群的,通常都是老人」。

吴沛忆直言,当你不够尊重对象时,没有人想跟你说话。记者彭欣伟摄
吴沛忆直言,当你不够尊重对象时,没有人想跟你说话。记者彭欣伟摄

吴沛忆说,从科学角度观察,每一个世代都会有其政党倾向,每个世代都会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分布。因此如果只认为,像是「年轻人都很有主见、很有创意」,这样的角度去看待他们,以为年轻人只是一种人,只有一种声音,那永远无法与年轻人展开对话。

她表示,更年轻一代的人们,成长环境更自由、多元与拥有自我意志,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停止幼体化年轻人」,不要认为他们都不了解历史、他们都不懂、他们阅历太少,若这样看待年轻人,就是不够尊重这个对象,当你不够尊重对象时,没有人想跟你说话。

吴沛忆说,「只要有关注亚太政治的人,都很清楚台湾是非常关键的角色」,因此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台湾应该更积极走出国际。取自吴沛忆脸书
吴沛忆说,「只要有关注亚太政治的人,都很清楚台湾是非常关键的角色」,因此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台湾应该更积极走出国际。取自吴沛忆脸书

现在是最好时机!吴沛忆:台湾应该更积极走出国际

对于剩下3年的立委任期,吴沛忆坦言,有3件最想完成的事。包括第一,去年发起的「立法院全民防卫连线」,对应总统赖清德成立的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希望可以跨部会推动台湾全民防卫意识的建立,培训现代知识让年轻人回到社区,因应各种灾害和风险。

第二,发起「台湾与欧洲议会友好协会」,积极做好国会外交。吴沛忆说,去年接待了外国国会访团,感受到台湾已经进入世界的民主同盟,尤其与与各国国会议员、地方议员、智库交流时,可以明确感受到对方了解台湾在国际、印太区域、政治经济上的角色,「只要有关注亚太政治的人,都很清楚台湾是非常关键的角色」,因此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台湾应该更积极走出国际,与世界交朋友。

第三,吴沛忆与同党立委黄捷共同成立了「立法院女子运动外交促进会」,推动女性运动员、女性运动环境、女性运动平权。她说,虽然台湾的女性立委比例算高,但女性无论是教育、产业、体育等各层面上,还是很需要支持,所以也特别关心女性议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专访|亲曝最愤慨的政治「潜规则」!吴沛忆撕破女性从政的标签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