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与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共同召开在野领袖峰会,邀请前台大校长管中闵担任召集人,成立「民间版冲击影响评估小组」。历经两个月调查与分析,由国民党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与民众党政策会共同完成的期中报告,今日于在台大校友会馆正式发布,前台大校长管中闵、国政基金会经财组召集人林祖嘉、民众党政策会执行长赖香伶、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民众党立委黄珊珊出席。

管中闵:电子零组件业、光学制品业、汽车业将成主要受灾户
前台大校长管中闵指出,根据调查,主要受关税冲击的产业,第一是电子零组件业,其次是电脑、电子产品的光学制品业,第三是汽车及零件业,接著是机械设备、基本金属业、塑胶橡胶制品等。其中也发现,有约50%厂商认为已经受到关税影响,包含28%还不确定,换言之,认为受到影响的厂商应该超过7成甚至达8成。
管中闵提到,虽然目前实质关税尚未发生,但已经有5%厂商开始裁员,并有25%已经把原来的增援或扩张计划暂缓,也有23%的业者考虑将部分产能移转至海外。他认为,虽然现在关税还不确定,但是可以想像一旦数字确定以后,就会有一定的比例厂商实际采用这些移转产能的行动。
管中闵说,综合厂商面临的主要困难,首先是汇率,最近汇率非常不稳定,甚至发生短时间快速上涨下跌,对厂商来讲就直接影响营收及成本;其次是能源政策,中小企业认为在取得绿电上有困难,造成经营上的压力;第三是人力,科技业已经长久缺工。以长期而言,厂商也认为人工智能、永续环保的转型门槛非常高,特别是中小企业,都迫切需要政府协助。
管中闵认为,中小企业当前面临五大困难:汇率剧烈波动、电价与绿电压力、缺工抢才、AI与绿色转型门槛高,以及政府协助资讯落差。他建议政府稳定汇率、检讨能源政策、加强就业保障、设立AI转型专责单位,并建立贸易协助单一窗口,整合政策资源,协助企业因应挑战、顺利转型。

赖士葆:政府关税谈判资讯不透明 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国民党立委赖士葆指出,以目前已知资讯观察,美国对英国与新加坡分别课征10%关税,尽管两国与美国贸易结构为出超;对韩国则课征25%,即便美韩关系紧密。4月初,美方更公告对台湾拟课征32%关税,三者皆可作为我方预判谈判结果的重要参考依据。此外,半导体产业也受到波及。虽然台积电赴美投资金额达1,000亿美元并非一次到位,但其供应链同步外移,对台湾年轻工程师与产业结构造成实质冲击。
赖士葆直言,根据近期厂商问卷调查结果,已有约5成企业表示受到关税政策影响,部分业者提前出货,导致上半年营收表现优于实际经济情况。若美方最终实施20%以上的关税,对企业经营与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传统产业与中小企业受创最深。根据经济部统计,台湾中小企业占全体企业数的98%,因此关税冲击绝不能轻忽,政府应及早提出纾困配套,协助业者稳定经营。
赖士葆表示,目前央行拥有逾5,800亿美元外汇存底,政府具备稳定汇率与经济的能力,却未能防止近期新台币快速升值,造成中小企业承担出口损失与汇率风险的双重压力。他强调,台湾面对的并非单一关税问题,而是整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资讯不对称。他呼吁行政院长卓荣泰,立即就台美关税谈判进度与潜在影响向国人报告,提出具体纾困与保护产业方案,并考虑加速推动「还税于民」政策,减缓企业与劳工面临的多重经济压力。

黄珊珊:政府关税评估竟输民间一大截 产业恐失竞争力
民众党立委黄珊珊指出,美国宣布对台加征关税以来,迄今完成冲击评估的,是民间单位,而非政府部门,产业界、国会、民众只能自行推测政策后果,目前全球仅剩三个国家,包括台湾,尚未掌握美方关税政策的具体影响,国会监督失灵,资讯传递不足。
黄珊珊说,多个工业总会与产业公会反映忧虑,若台湾税率高于日韩,配合近期汇率升值压力,企业出口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生存环境恶化。行政院在任何重大国际谈判前,应主动向立法院报告,保障产业意见表达权利。她呼吁,关税冲击不容黑箱处理,政府应尽速提出完整评估与产业因应方案,公开说明冲击内容与处理方式,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本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管中闵以多项经济模型剖析台湾对外部经济变动的敏感性;第二部分则透过厂商访谈与问卷调查,描绘制造业者的实务观察与回应模式。问卷由国民党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与民众党政策会共同设计,调查对象涵盖全国各地制造业厂商,调查期间自2025年6月13日至7月15日,共回收286份问卷,经资料清整与比例重分配加权后,最终有效样本为238份,具代表性与政策参考价值。
延伸閱讀:对等关税掀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