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臣远在记者会中表示,新竹市政府债务管理考核从高市长上任前的81分(111年),高市长上任后进步到95分(113年),从甲等进步到优等,更是全国第3名!113年新竹市政府一般性补助考核进步分数全国第2高,额外获得近1亿元补助挹注市库!
邱臣远指出,竹市在科学园区发展带动下,对国家经济贡献卓著,每年人均缴税金额高居全国第一,但中央政府配回给新竹市的统筹分配税及一般性补助款比率,却是全国最低,造成地方财政资源严重失衡。
市议员陈庆龄表示,减债是所有地方政府都努力追求的目标,高市长上任后,在各项社福政策积极推动的同时,市府仍展现出极为亮眼的财政成绩,值得给予高度肯定,包含冻卵补助、提高生育津贴、敬老卡及爱心卡使用范围扩充并规划将从每月600点增加至800点,这些都是实质照顾市民的政策。在资源投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财政仍能稳健前行,实属难能可贵,市府展现出的财政纪律与执行力,是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期许市府团队持续努力,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议员李国璋表示,今天的施政成果记者会,首先要肯定市府团队的努力,特别是在艰困的财政环境下,市府仍坚持纪律、勇于减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竹市府这两年半来成功减债68亿元,这样的成果令人敬佩,也希望中央政府能看见地方政府的努力,让全台的财政体质更健康、永续。

财政处表示,虽然竹市设籍人口约45万人,但受到园区发展及就业需求影响,平日经常性流动人口达60万人,竹科就业人口更突破17万5,000人,导致竹市在交通、教育、公共服务及基础建设的支出需求,远超过户籍人口标准,长期承受沉重压力,却得不到相对应的中央政府资源挹注,对新竹市民而言极为不公。
主计处说明,近期中央政府因114年度总预算遭删减,将压力转嫁地方,目前市府接获通知被扣减的补助款累计超过10亿元,严重影响原先规划的教育、社会福利、基础建设等施政计划,包括免费教科书、校园兴建与改建工程、弱势家庭补助、污水下水道建设、路灯汰换、公园维护等,都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对此,市府已透过诉愿等正式管道,表达捍卫地方财源的立场,并呼吁中央应重新启动协商,避免因资源不均影响区域发展与市民基本权益。
市府强调,两年多来团队积极推动各项市政建设与福利政策,不但完成6校新建及整建校舍工程、11校通学步道、15校运动场地优化、增设37座候车亭、78座智慧站牌、启用1,381席智慧停车柱与园道五地下停车场,更开办关埔及南区通学专车、全电动的先导公车及假日观光巴士,完成224条巷弄道路、总面积44.7万平方公尺路平计划,汰换4,714盏老旧路灯,推动7,559户污水下水道家户接管,有效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与改善市容环境。
此外,市府也透过加码发放生育津贴、提高托育补助、增加定点临托、放宽好孕专车、提供冻卵补助与到宅坐月子媒合服务等一系列政策,鼓励生育,减轻家长负担;并稳定发放安老津贴、重阳敬老金与弱势长辈营养金,设置87处社区关怀据点、扩充敬老卡与爱心卡使用范围,打造全龄照顾网。
行政处补充,新版财划法实施后,预计竹市将获得每年293亿元的财源挹注市库,市府已盘点各项重大施政计划,将聚焦在交通、教育、城市发展、环保与社会福利面向,像是推动客雅大道向东延伸工程、大新竹轻轨、中油油库市地重划、兴建赤土崎社福综合馆、增设公托据点、儿少家庭福利馆及少年福利服务中心、警消厅舍迁建等,并依计划轻重缓急分年编列预算,稳健推动市政,让市民感受到每一分改变的力量,打造更幸福、更美好的安居科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