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党今于台大校友会馆举行核三延役公投正声亮记者会,邀集5位发表会正方代表共同发声,民众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黄国昌领衔出席,并与国民党立委翁晓玲、和硕董事长童子贤、核能流言终结者创办人黄士修、清大教授叶宗洸共同说明核三延役的必要性,呼吁民众于8月23日投下「同意」票。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直言,当前台湾能源政策是「目标正确、方法错误」的典型案例。他指出,非核家园曾是自己深信的信念,但在反复检视相关数据与国际发展趋势后,他清楚意识到「非核家园已落后世界潮流,该是转弯的时候。」
童子贤指出,曾历经核灾的美国与日本,反而率先理性回归核能。美国三哩岛电厂已重启,并获微软签署20年合作契约;日本则在再生能源发展受阻后,明确设定2030年达到核电占比22%的目标。童强调,这些国家以科学、务实克服恐惧,值得台湾借镜。很多民众担忧,台湾土地小、高山多,不应该使用核电,童子贤以瑞士为例,不论是土地面积、或山地占据国土75%,都跟台湾地理环境类似,但2024年瑞士使用30.5%的核能,加上他们充沛的阿尔卑斯山的水力发电和约7.5%的太阳能,共构成瑞士有98%发电是不排碳的发电,这是个非常值得敬畏的数字。
童子贤续指,若再放眼欧盟,2024年总计是23.3%核能使用,当瑞士、欧盟、美国、日本都是经济发达、环境保护获得相当优越的国家,台湾应该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够使用核能,而台湾却必须被一个老旧的、被一个有成见的、宗教崇拜式观念锁这么多年?

黄国昌指出,台湾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转捩点,能源的选择将深刻影响产业的竞争力、环境的永续与人民的生活品质。他回顾,自己曾在2018年「以核养绿」公投时采取反对立场,但历经这几年台湾绿能推动的困境与火力发电的高度依赖,如今他选择回到「务实、理性、科学」的立场,支持核三延役。「我们不是为了便宜的电费,而是为了更干净、更安全、更稳定的台湾。」他强调,这是一场必须集体面对的选择,不该被党派或意识形态绑架。他也深信,这一代台湾人是最真切感受到气候变迁与电力不稳所带来影响的一代,也应该是最勇敢愿意行动的一代。

翁晓玲表示,此次推动核三重启的公投,不仅是为了电价稳定与产业发展,更是为了守护国人的健康与子孙的未来。她指出,台湾肺癌已连续21年位居癌症死因首位,其中非吸烟者占比极高,空污影响不容小觑,「我们卑微的,只希望能多吸几口干净的空气,而不是污染身体的脏空气。」民进党政府过去以执照到期为由全面停核,却让燃煤与天然气火力电厂全开,导致碳排年年飙升、空污日益恶化。如今立法院已完成修法,为核电厂延役铺设法制基础,中央政府不该再推诿卸责。「投下同意让核三延役重启的一票。告诉赖清德,我们要健康,不要脏空气。」
黄士修坦言,他身为2018与2021年两次核能公投的领衔人,既感慨也高兴能再次跟公民对话。「2018年我们以六成民意废除了非核家园的法律,但民进党政府仍坚持非核政策,导致供电不稳、空污恶化、碳排增加,全民承受风险。」这次正方代表横跨蓝绿白,展现核能已成多数社会共识,他强调这次公投更是「让台湾民主的共识往前走」,将「快快乐乐地辩论、拉票、投票,向全民宣导支持核电的利益。」
对于核废料疑虑,叶宗洸说明,目前使用干式储存技术,经过屏蔽与管制设计,已可确保安全无虞,且在福岛灾难中也通过实际考验。他语带感慨表示,当核能安全已能确保,台湾却选择全面依赖天然气,却仅有7到11天的存量,极易在外部封锁下陷入危机。「我们原本可以有稳定电力,却选了最脆弱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