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原欣幸1日在脸书上发文分享,他在日本《东洋经济》Online专栏中发表对于726大罢免的观点,他表示,这场选举犹如台湾选民将胜利的判决颁给了强力制衡赖政府的在野势力,间接也等同对民进党政府的一次清算。对赖清德与民进党而言,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失败,甚至可以说是一次政治能量的全面溃退。

小笠原欣幸指出,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蔡英文靠著「抗中保台」以57%的高得票率压倒性胜出,但到了2022年九合一选举,即使仍高举国安旗帜,却惨败收场。当时已有评论指出,「抗中保台」在地方选举的号召力已不如以往。2024总统大选中,民众党的柯文哲强烈批评这口号已「沦为民进党巩固权力的工具」,成功吸纳大量年轻与中间选民,使赖清德虽当选,得票率却仅剩40%,比蔡英文的得票率大幅少了17个百分点。

小笠原认为,这样的差距,反映的不只是政策疲乏,更是一种结构性的失望。蔡英文2016年高喊的「公平正义」,在八年执政后依然遥不可及,对民进党的信任正在流失,特别是在青年族群中。

小笠原欣幸坦言,年轻世代面对房价高涨、薪资停滞与就业不稳的压力,对民进党政府的失望与日俱增。他们不见得支持中国大陆,也不一定信任国民党,但他们更加怀疑:在现状毫无改变的情况下,究竟「维持现状」还有什么价值?这样的质疑,来自切身生活的无力感,而不是被任何政治势力所煽动。

他更指出,民进党长期以「中共同路人」作为攻击语言,反让选民产生反感;此次罢免方将同样的语言拿来对付国民党,却未能产生效果,显示选民对这类简化标签的政治语言已出现明显疲乏。相对地,在野阵营也习惯对不同意见贴上「1450」、「侧翼」等标签,整个政治氛围早已陷入互相撕裂与恶性循环。民进党若持续靠「抗中」巩固支持,只会让选民越来越无感;在野党若只会高喊「反民进党」,却端不出实质政见,也终究会被民意抛弃。

延伸閱讀:726大罢免结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遭游盈隆提告加重诽谤 曹兴诚回击「滥用司法资源」:接下来交给民进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