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恩表示,近期陆续接收到多名病患家属出面指控王姓医师,以未经正当医疗程序的术式进行减重手术。短期多起死亡案例的发生,让人不禁质疑这样的医生无论是医德、医术是否适合继续执业看诊;而且这些病患都是从网路社群平台得知这位王姓医生,王姓医生这样的宣传手法是否有夸大疗效、过度宣传医疗的问题,卫生福利部应该彻底追查。

「家属控诉医生未经检验即动刀、术后草率处置延误转诊时机」
家属许爸爸控诉王姓医师,其女许小姐手术后异常征象明显、安泰医院即王姓医师皆未积极介入治疗,甚至告知病患以达出院标准,可以办理出院手续回家静养,但岂知12小时后,病况急转直下必须转院治疗;且后续转院程序亦未妥善交接,以致转诊医院无法及时提供医疗救治,最终导致爱女丧生。
另名病患家属陈小姐则表示,受害者林小姐曾于2022年接受过一次减重手术,却仍因爱美与自我期待,积极寻求再次手术。但在北部多位医师因病患未达施术标准拒绝执刀后,转而透过网路寻求王姓医师协助,王姓医师强调缩胃扩肠手术效果卓著。但王医师不仅在未经详细诊疗评估的情况下安排手术,更私下要林小姐支付超过百万元现金至其个人帐户,并未经医院正常收费流程,更要求林小姐的先生「先动刀」博取信任,目的是避免未来纠纷提告,令家属难以置信。
立法委员陈菁徽表示,就医疗法、医师法,还有食药署的相关规定,以及法务部、刑事诉讼法等面向进行分析。这是一连串系统性失灵,所导致的悲剧。从医疗监管、刑事责任、医疗专业、医疗伦理都到达全面失守程度。首先是收费的问题。根据医师法以及医疗法都规定「医疗机构收取医疗费用,应开给载明收费项目及金额之收据。」而且医疗机构不得违反收费标准,超额或擅立收费项目收费。但是根据王医师与病患的对话截图,在LINE讯息中亲自回复病人:「我们私底下进行肠瘤、藏疤以及胃部神经阻断手术,费用14万元,请直接汇入我的个人帐户」。收款帐号不只是医师本人名下,还是完全绕过医院系统、未经正式开单、未开收据、未经病历登录的现金交易。
陈菁徽质疑,卫福部健保署、食药署、医事司看到截图资料,难道不用立即启动专案调查吗?就算是视讯诊疗,也应该是医师在医疗机构现场,给予详细咨询,在病历上详实纪载才对。这个医师过去所有的案例,是否都有申报健保?还是一样也都是私下收钱。这点国税局也应该介入调查,是否涉及逃漏税,未如实申报营收。
陈菁徽表示,这样的行为已经明确违反医疗法第26条医疗机构应依法令规定或依主管机关提供收费、诊疗纪录以及资料搜集的规定。卫生福利部应该要要求高雄市卫生局所有讯息进行追查,不肖医师的病历、手术纪录、金流资讯应该要立刻保全下来。不论是医师本人,或是拥护者灭证、串供的行为是有湮灭证据罪的刑事责任的,医师如涉犯刑责,作为被告,还会符合羁押事由,阻碍司法调查绝对不能容忍,法务部与高雄地检署也应该要马上立案处理。
陈菁徽说,卫生福利部应该要马上在严重违反医学伦理的情况下,送惩戒,或依照条文使其停职接受调查,否则再让该名医师看诊好几年下去,利用医生跟病人不对等的资讯差,多少个案会还会再受害,完全不敢想像,卫生福利部与法务部绝对要马上动起来。

高雄市议员许采蓁则质疑,王医师和他的人在群组内竟然公开教导所有病友,如果接到卫生局的调查电话,通通不要提供医疗证明、还要求反问卫生局拿到的医疗证明是不是强迫病患提供的。很遗憾,被爆料后,王医生不是选择坦然面对调查,而是公然在群组串证、意图混淆卫生局,让人怀疑到底是医生还是诈骗集团?
许采蓁强调,甚至有民众在网路上爆料,除了原本手术的费用,竟然直接告知病患『私下进行旷肠手术』14万,并要求汇款到个人户头,私下进行手术,私下收费,显然违反了相关法规,要求卫福部、检调单位彻底调查本案,也呼吁医师出身的陈其迈市长,拿出你的医德重视高雄市出现如此严重的医疗纠纷,你所主政的市府卫生局应该相应做出积极调查,针对违规医师和医院都做出处份,不能让这种医疗乱象继续充斥在高雄!
柯志恩最后要求,卫生福利部身为高雄市政府卫生局的业务指导单位,应该要积极介入调查,敦促高雄市卫生局尽快完成完整的调查报告,让家属知道这些医疗过程中到底发生甚么事。再者,就目前手中所掌握的资料看起来,也许搜集资料、保存证据方面可能会有一些阻碍,也请主管机关跟卫生福利部思考一下,是否有请检调直接介入保存证据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