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政认为,关税谈判不只是数字的交换,背后是产业链断裂的风险、数十万劳工的饭碗,以及全体国人的食安保障。

他表示,行政院长卓荣泰25日在立法院针对台美关税谈判进行专案报告,负责主谈的副院长郑丽君首次备询,然而,行政院的说明仍让国人十分忧心。张善政说,有消息指出,在今年六月的第二轮台美关税实体磋商中,美方提出一系列重大要求,包括:取消农渔产品关税、对美数千亿美元的投资,甚至保证美国商品「全面市场开放」等条件。

张善政强调,虽然经济部出面澄清,但国人需要的是明确的保证,保证这些形同「全面失守」的条件绝不会发生。若媒体报导最终属实,对照日韩的谈判结果,对台湾的冲击将前所未有。

张善政说,桃园是台湾重要的产业重镇。2023年产业出口总额达到一兆七千亿元,其中超过95%集中在电脑与电子产品。表面上,因为电脑、电子产品长期适用零关税,故美国加征的关税,暂时并未波及此类产品。然而,情势并不容乐观。美国的「232条款」,赋予总统以国安名义直接设定关税的权力,且无需磋商,这使相关产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他进一步解释,目前的对等关税,可预见将冲击桃园五大产业合计营收达1.7兆元,涉及约4500家厂商,近30万名员工与家庭的生计。尤其汽车业,桃园是全台最大生产基地,一旦美国汽车进口零关税化,将对本地产业造成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张善政续指,桃园作为的PCB(印刷电路板)产业重要基地,目前出口美国已被课征20%关税,而日本、韩国仅15%,关税差距已对产业竞争力造成压力。中央必须做的,是在谈判过程中,为产业争取最大空间,避免再度受制于232条款。

他也提到,农产品与食品进口同样关乎全民健康。过去,美国农产品进口就曾引发争议,食品标示不够明确,使消费者难以判断来源。未来若进一步开放,如何确保流向透明、维护食安,将是中央与地方必须共同把关的重要课题。

张善政表示,为了因应可能的产业与民生冲击,市府各单位持续与资通讯业、汽车业、农渔业等关键产业保持密切联系,启动辅导与支持方案,并规划密集的产业座谈会,与业界共同讨论因应对策。

他说明,在就业方面,劳动局已完成2,000家厂商访视;至于因关税影响营运或需减班甚至裁员的企业与劳工,我们已启动相关安定措施,包含减班休息薪资补贴与安稳雇用奖助,协助稳定就业,守护劳工生计。

家长最关心的校园食安,已请教育局持续督促各校营养午餐优先采用在地食材,降低进口食品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卫生局也将严格监督进口农产品流向,确保来源安全透明。这些措施,不会坐等万一开放才启动。「总而言之,我已要求市府各局处,不要等关税结果公布后才开始做,而要事先做足各项政策因应。」

张善政强调,地方与国家的利益唇齿相依,不会因蓝、绿的党派立场而唱衰中央,相反地,桃园会支持中央在谈判中坚持立场,再大的压力都要承担,不该摆上谈判桌的都必须坚守。产业、劳工与食安不能成为牺牲品。目前谈判仍在进行中,希望中央持续展现决心与作为,全力捍卫台湾的国家利益;作为地方政府,桃园也会竭尽所能,一起应对这场挑战。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民进党内部频轰柯建铭 郑运鹏:有什么必要那么刻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