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瑞隆表示,竞技运动形塑自己的青春岁月,未来会以同样的拚劲,将运动精神延续到城市治理,也将致力于推广全民参与运动,让高雄市民朋友体会运动带来的益处,锻炼市民身心健壮,提升城市竞争力。
「应该很少人知道,我曾经是一名铅球选手。」赖瑞隆回忆,从小是一位热爱运动的「小胖子运动员」,国小时加入田径队,因体格壮硕而开始接触铅球,尔后两度拿下小学比赛冠军,更于就读板桥高中时,在台北县运动会中拿下第四名,仅次于三位国手级选手,是求学阶段最难忘的荣耀之一。赖瑞隆指出,年少时期的运动员岁月培养自己专注、纪律与坚持的精神,在压力中保持冷静,在挫败时坚持到底,这些都是人生中重要的养分,也成为后来参与政治、推动公共事务的能量。
推荐新闻:中共「联合战备警巡」 国军侦获25架次共机扰台

赖瑞隆特别邀请现任自由体能训练师的王昱翔至苓雅运动园区交流。王昱翔过去培训过掷部选手,更带领选手取得高雄市中等学校运动会第三名佳绩。两人并肩谈起铅球运动,仿佛重回学生时代的运动场。赖瑞隆表示,王昱翔教练是运动领域专业人才的缩影,也让我们看到台湾体育界拥有深厚的人才能量。因此,除了硬体建设,也需要更多专业教练和基层的支持系统,共同推动运动向下扎根。
针对即将于9月9日挂牌成立的运动部,赖瑞隆对奥运金牌选手李洋出任运动部首任部长充满期待,并表示运动部的成立能够将运动政策更加专业化与制度化,而台湾也需要更多元的运动愿景。除了专业选手的培育,也要扩大「全民运动」的参与,例如鼓励各级学校、社区与企业成立运动社团或俱乐部,打造更友善的运动环境,让运动不只是比赛的舞台,而是全民共享的生活方式,每个国民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国家竞争力便能整体提升。
赖瑞隆说,从「小胖子铅球选手」一路走来,运动给了我舞台,让我找到自我;政治则是另一个战场,让我为高雄和台湾努力。赖瑞隆强调,未来会以同样的拚劲,将运动精神延续到城市治理,「过去在赛场上拚成绩,如今在国会为市民争取预算和建设;未来若有机会带领高雄,我就是场上拚搏的选手,为市民全力以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