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立委吴宗宪邀集公路局及相关单位,针对宜兰重要交通建设噶玛兰大桥与兰阳大桥2项改建案进行讨论,除了关心计划进度,同时也厘清其中争议,最后公路局承诺将定期回复计划进度,确保地方建设不会延误。
吴宗宪表示,桥梁承载的是人民生命安全,噶玛兰大桥又是宜兰台2线上重要交通要道,连接五结乡及壮围乡,每日的车流量都很大,如今出现老旧、耐震能力不良等情况,不得不改建,目前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估,预计于明(115)年6月完成基本设计。
不过,噶玛兰大桥的改建涉及兰阳溪口水鸟保护区范围,桥下河段有不少保育鸟类小燕鸥巢,根据野鸟学会调查,兰阳大桥至噶玛兰大桥河段今(114)年共记录到约300个小燕鸥巢,这也让环保团体担心改建工程会让该河段的巢消失。
对此,吴宗宪特别提醒公路局,交通建设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破坏保育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务必在施工期间遵守承诺,避免夜间施工,并且在每年12月至隔年2月水鸟渡冬期间,延长夜间暂停施工时间,以减少对保育动物的影响。
会议上另一讨论重点就是兰阳大桥改建案,吴宗宪指出,由于该桥的梁底高度仅8.25公尺,通洪断面不足,每当台风、洪水来袭时,经常面临封桥危险,也让桥两侧居民担惊受怕,因此这项改建计划就是希望提高桥面,目前正在执行综合规画。
不过,吴宗宪也点出其中争议之处,新桥旁边还有一座旧兰阳大桥,过去被登录为历史建筑,具有文资身分,由于新旧桥距离非常近,改建新桥势必会影响到旧桥,再加上旧桥因年久失修,桥身已多处损坏,可能有被冲毁、阻水等危险,因此公路局认为应该拆除旧桥,并于去(113)年向县府文化局申请废止旧桥的文资身分。
文化局审议后于今年5月公告废止旧桥文资身分,但基于在地居民对旧兰阳大桥的情感,请公路局提出适当保存方案,即使如此仍引发公民团体反弹,认为不应该拆除旧桥,双方意见分歧。
针对拆除争议,吴宗宪也进一步表示,居民都很担心改建工程受到影响,对此,公路局回应,在进行可行性评估时,已分别考量旧桥拆除与不拆除的方案,若拆除旧桥一定会做局部保存,不拆则会原桥改建,现有兰阳大桥施工面足够,因此拆或不拆都不会影响重建。
最后,吴宗宪特别强调,交通建设对宜兰发展非常重要,正如同开垦兰阳的先驱吴沙所说:「路那会通,子孙才会成功」,不管是联外道路或是内部联络桥梁,都缺一不可,但他也明白,公共政策很难做到让全部人满意,因此行政机关应该努力在中间取得平衡,他呼吁公路局,就争议部分持续与公民团体保持沟通,为地方争取最佳利益,让宜兰拥有新建设、新面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