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淦铭为前东元医院副院长,曾任新竹县议会议员, 2014年,他以无党籍身分拿下近七成得票率、超过四万八千票当选竹北市长,震撼地方政坛。2019年,再以近六成得票率连任,在地方民意版图中具有强大象征性,更是最典型的「苦干型政治人物」之一。

何淦铭选择加入陈见贤团队,在地方被视为「竹北势力明确表态」的一项重大指标。何淦铭表示,这个决定其实没有什么犹豫,「一个愿意为新竹县承担的人,我们就应该主动协助他。」他说,竹县近年面临交通壅塞、建设整合、社福支出与人口成长带来的挑战,需要的不是政治明星,而是能真正处理问题、敢承担、懂治理的人。

两人的合作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横跨议会与行政体系的共同经验。何淦铭担任县议员时,陈见贤是议长;他担任竹北市长时,陈见贤先后出任副议长与副县长,两人一起在最复杂的行政与政治缝隙中推动建设。

何淦铭回忆,当时竹县财政负债沉重,是地方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陈见贤协助邱镜淳前县长推动财政调整,从体质改善、支出控管到开源节流,一步步翻转县府财政结构。「那是一段外界不一定看得到,但非常关键的治理历程。」他说,陈见贤对财政的掌握与务实作风,是他最佩服的能力之一。

何淦铭指出,在竹北建设上,县市协调常是最难处理的环节。文田桥、水月桥等重大工程、路平专案与人行道改善等民众最有感的建设,虽由市公所积极争取,但真正要推动、要落地,需要县府共同协调。何淦铭说,那几年竹北人口暴增,建设需求庞大,「意见不同在所难免」,但陈见贤总能在关键时刻出面将事情拉回正轨,让工程顺利推动与完工。

治安防护网的跨区合作,更是他认为陈见贤「看得长远」的实例。何淦铭说,竹北监视系统预算有限时,他与陈见贤共同推动建置监视设备,强化治安。「治安不是单一乡镇就能顾好的,要区域联防才有效。」这项跨区合作能在议会通过,陈见贤扮演关键推手。

从财政调整到建设协调、从合作到治理,何淦铭认为陈见贤展现的是「长期累积的务实能力」与「真正能执行的治理风格」。他说,自己之所以愿意在参选初期就公开站出来,是因为看见新竹县正走到新的十字路口,需要一位能承担、能协调、能执行的领导者。「我不是只是支持一个人,而是希望新竹县能找到一位能带领大家往前走的执行者。」

何淦铭力挺陈见贤参选新竹县长。陈见贤团队提供
何淦铭力挺陈见贤参选新竹县长。陈见贤团队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有片|台南新营大楼建案窜火 黑烟猛窜警消火速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