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周早产儿蔡小妹,在一个月大时感染RSV,先是发烧、呼吸「咻咻」声症状,接著出现发绀 (嘴唇发紫)、呼吸窘迫症状,紧急送医插管维持呼吸,住进加护病房一个礼拜,家长心急如焚。
台湾出生率持续下探,早产儿比例10年内却是成长了1.8%,为降低早产儿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后导致重症、插管与诱发气喘的风险,中央健康保险署自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扩大RSV单株抗体的健保给付范围,从未满33周扩增给付至「未满36周」,也就是实际满35周加6天的早产儿,预估5年内可照顾到大约4,300多名的早产儿,也让台湾防疫政策正式接轨日本、韩国,全面提升早产儿RSV防护覆盖率。
国内每10名新生儿就至少1名早产儿!每年约千名婴幼儿因RSV住院
国内新生儿持续探底早产儿却持续成长,根据国民健康署112年统计,台湾早产(<37周) 发生率为10.88%,早产儿的比例10年来成长了1.8%,相当于每10名新生儿就至少一名早产儿,如何让这些得来不易的小生命健康长大是当务之急。台湾新生儿科医学会理事长杨生湳医师表示,在台湾每年约有1,000名婴幼儿因感染RSV而住院。根据疾管署112年统计,2023年RSV确诊人数较2022年增加近2倍(1.7倍),更是2021年的4倍(4.3倍)。早产儿一旦感染RSV,重症与住院的机率都比足月儿高,此次健保署扩增给付RSV单株抗体至未满36周的早产儿,接轨日韩RSV预防政策,让每位早产儿都能在健保的保护伞下安心长大。
RSV恐对早产儿酿四高危机,单株抗体是有效预防武器!健保扩增给付至未满36周早产儿,推估114年约8600多名受惠
台湾早产儿基金会董事张弘洋医师指出,RSV是导致早产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之一,具高度传染性与潜在重症风险,临床上最常见的风险包含:
1. 高感染率:45%早产儿曾感染过RSV
2. 高重症风险:早产儿若在出生后3个月内感染RSV,住进加护病房的比率高达7成
3. 高插管风险:早产儿若不慎感染RSV将近5成需要插管辅助呼吸
4. 高诱发气喘率:一岁前感染RSV的早产儿,未来五年内罹患气喘的机率高出3倍,不仅影响当下健康,更可能种下呼吸道的长期病根
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署长石崇良表示,面对少子化及新生儿照护挑战,健保署持续优化给付制度,此次扩大健保给付在强化早产儿的预防覆盖率,也为每一个来之不易的生命提供更好的保护。而此项给付条件预估114年共能照顾到约8,600多名未满36周早产儿预防RSV感染风险。据统计,儿童患者因感染RSV住院的医疗费用可能高达20万台币,早产儿基金会董事长张瑞幸医师从照护经验提出,早产儿自出生到出院后,由于需要长时间密切观察照顾监测,造成家属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此次健保扩大给付,不仅是降低早产儿因感染需再返院的风险,也减轻更多早产儿家庭医疗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
出生后3~6个月是RSV预防黄金期,一岁以内早产儿应尽速回院施打!医学会携手基金会呼吁:「按月接种+追踪」全面守护早产儿健康
台湾新生儿科医学会秘书长林明志医师指出,经临床研究显示,感染RSV住院案例多半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3至6个月内,且33-35周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内感染RSV住院时间可长达超过一周,为高风险的早产儿施打3至6个月的预防性单株抗体,可以有效降低感染RSV的住院率、住院天数以及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机会。林明志医师强调RSV并无专门的治疗药物,单株抗体是目前具多国实证的预防药物,安全且针对高风险族群具有保护力,对胎龄32至35周早产儿,可降低80%的RSV相关住院风险。台湾新生儿科医学会常务理事彭纯芝医师呼吁,符合健保给付条件未满36周(满35周加6天)的早产儿宝宝,若仍在一岁以内,应尽速回院接种RSV单株抗体。透过RSV单株抗体的按月接种时程,同时追踪宝宝生长状况,守护早产儿健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