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双和医院关节重建科主任黄锦前医师指出,并非所有膝关节损伤都需要走到这一步!「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通常可针对局部磨损,保留约75%健康组织,且侵入性相对较低、恢复也相对较快,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活动现场,资深艺人王彩桦也分享自身护膝保健心得,并大跳「改良版16蹲」展现膝关节活力,呼吁民众积极关心双膝健康,别让疼痛限制生活。

「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协助保留约七成五原生膝 关节活动更自然

手术患者现身说法 术前术后差异有感

现场两位接受换膝手术的患者分享亲身经验,业余拳术爱好者郑先生回忆,距离首次听到膝盖异响已有6、7年,每次走路、蹲下都有「喀喀」声,虽然感觉膝盖怪怪的,但因为不会痛,就没去看医生。直到今年至医院做检查,才发现自己的半月形软骨早已裂开、磨损严重!黄锦前医师解释,如果半月形软骨受损,它保护关节的能力就会下降,长期承受体重的摩擦便容易造成膝关节磨损与退化。在家人的支持和医师的建议下,郑先生选择进行「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如今生活恢复正常,打拳运动、单脚站立时也更稳定了!

不同于郑先生的经历,另一位患者阿进伯则饱受膝痛困扰超过五年,膝盖时常肿胀难耐,从沙发或车内久坐起身时,瞬间感觉「像被电到一样」。他回忆:「我去医院打止痛针或 PRP,当下虽然有效,但治标不治本,过一阵子又痛回来。」为了彻底摆脱膝痛,他到医院咨询换膝手术。天主教辅仁大学附设医院张书豪医师介绍,目前膝关节退化的治疗方式大致分为「非手术」与「手术」两类。若症状轻微,医师通常会先采取如止痛药物或 PRP 等保守治疗,但对症状或磨损较严重的患者来说,保守治疗就像在漏水、破洞的屋顶贴胶带,只能暂时止漏,根本问题仍未解决。若情形持续恶化且未见改善,便须考虑人工膝关节置换。现在的「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相当成熟,原生膝关节组织保留度较高、术后恢复期较短,当然全膝置换和半膝关节置换适用的情况有所不同,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考量判断。张书豪医师也鼓励,有膝盖问题建议尽早洽询专业骨科医师,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让膝盖退化不再成为人生绊脚石。别让疼痛绑住人生,尽早就医,就有机会早一步重拾活力自信。

王彩桦活动现场惊呼「膝盖可以只换一半!」 感叹新术式带来更多选择

保庇天后公开保健心法 呼吁大众别强忍痛及早治疗

艺人王彩桦做为卫教活动嘉宾,表示自己因长年拍戏、综艺演出,经常需要久站、走动或穿著高跟鞋跑场,膝盖可以说是「最操劳的工具之一」,所以平时很注重保养。她分享道:「我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之前常跟我一起游山玩水,后来常听到他喊膝盖痛,也不能走太久的路,多采多姿的生活顿时变得单一受限,膝盖健康真的不能忽视!」当医师在活动中介绍「半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王彩桦惊呼:「膝盖还能只换一半!」并感叹医疗技术与材料的进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希望。她说:「很多人一定跟我一样,觉得开刀听起来好可怕,或以为换人工膝关节只能全部换,因此经常咬牙忍耐,但现在已经有更精准的治疗方式,相比全膝置换,能给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带来少一点的伤害、多一点的便利,也能帮助更快恢复往常生活。」

王彩桦也在现场大方分享个人护膝小撇步,表示除了工作需要,会尽量避免穿高跟鞋,闲暇时也会安排肌肉伸展以维持膝盖肌力。她笑说:「今天要好好学会『改良版16蹲、日常的关节保健动作』,之后在家就能自己跳,健康又有趣!」最后也呼吁民众「不要等到痛到受不了才看医生」,提醒大家及早保养、尽早治疗,让双腿保持灵活,跟著「保庇天后」一起守护健康。

注:本文仅作卫教科普用途,相关资讯不应作为诊疗依据。因病患病症差异,具体解决方案及疗效请向正规医疗机构及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