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局长林楷轩表示,「青年国际论坛」是青年局推动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延续今夏「青年国际沙龙」的热度,让青年不出国也能与世界对话。他指出,现代青年除了语言能力,更需具备跨文化思维与国际理解,才能自信走向世界,「深耕在地、链结国际,是我们持续努力的方向。」

趣味开场破冰 从打招呼到午餐文化谈差异

活动由主持人以趣味问答开场,从「各国打招呼方式」到「最怕迟到还是最怕提早到?」引出讲者分享异国文化观察。
来自日本的 YouTuber IKU 老师(佐藤生)以自身在日本职场与生活的经验,解析日本社会中重视礼仪与细节的文化特色。他提醒青年,了解文化差异能避免误解,也能在赴日求学或就业时更快融入当地。

法国讲者、同时也是法台文化大使的吉雷米(Rémy Gils)分享自己从西班牙朝圣之路获得的启发,以及在台湾从志工到主持节目、创业的历程。他表示,「只要保持开放心态,文化差异不再是障碍,而是养分。」

来自甘比亚的哇洗嘉明现任机械工程师,兼职影片创作者,他以幽默口吻谈起甘比亚与台湾在语言、饮食与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并表示这些「文化冲击」正是创作灵感来源。他鼓励青年勇于接触多元文化,「理解差异、包容多元,才能为职涯带来新启发。」

创业观点激发共鸣 高市府助攻青年走向国际

论坛后半场聚焦创业与职涯发展,三位讲者各自分享异地创业的挑战与学习。林楷轩回应指出,创业需要商业模式与市场观察并重,「站稳脚步、才能输出国际。」他强调,高雄市府持续透过创业补助、贷款利息补贴及国际参展资源,协助青年扎根在地、放眼全球。

青年局也预告未来将持续举办国际沙龙、创业论坛与职涯交流活动,让更多青年能在高雄培养跨文化实力,勇敢迎接全球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