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鲁尔世大运于7月16日至27日举行,赛事横跨德国鲁尔工业区与柏林。来自台湾的196名选手将与全球近万名运动员角逐羽球、游泳、篮球等15项赛事。

延续去年巴黎奥运经验,本届赛会同样设置中华队中继站,由国家运动训练中心与国家运动科学中心共同组队,提供膳食、物理治疗、运动防护、营养与心理咨询等全方位照护,是选手最坚实的后盾。

莱茵鲁尔地区的膳食厨房由一名厨师、两名厨工与两名营养师组成;柏林则由另一处厨房支援排球与游泳代表队,并由当地台商协助采买食材。


推荐新闻:曹兴诚「职棒打假球的比其他球员认真」 罢免说明会一句话惹毛球迷


后勤团队从清晨备餐到深夜收工,支援人数由去年的50人增至近200人。潘奕廷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今年改为「每日现煮、热送到场」,虽然流程更繁复,却更贴近选手需求。

他指出,海外中继站制度自2018年启动,本届世大运首次安排膳食厨房事前踩点,实地了解当地条件,有助于后续备餐规划。

例如今年2月赴德踩点时就发现,当地超市难以购得台湾常用的薄肉片,租用的厨房中又配有多个烤箱,因此菜单改以烤制料理为主,并避免海鲜与生食,降低过敏与肠胃不适风险。

协助在地采买的台侨杨升民观察到,膳食厨房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几近苛求,整个厨房甚至找不到一根钉书针。原来为防止异物掉入餐点,厨房所有纸条都以胶带黏贴。

杨升民告诉中央社,「他们把选手健康放在第一优先,连最小细节都不马虎,真的让我很佩服。」

除了确保营养与卫生,让选手吃得安心、获得情绪支持也是后勤团队的重要任务。任职国训中心逾10年、熟悉选手口味的潘奕廷说,大家最爱的料理是肉燥饭,咖哩饭与各式丼饭也都很受欢迎。

他回忆,去年巴黎奥运期间,选手村为响应永续理念,设计35%无肉餐点,许多国际选手因此抱怨蛋白质摄取不足,甚至质疑「这么大的赛会,连水煮蛋都准备不足,怎么补充体力?」不少国家紧急加派厨师前往巴黎支援。

当时,不少国际选手对中华队未遭遇「蛋荒」投以羡慕的目光。潘奕廷说:「还好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在巴黎奥运期间不只有水煮蛋,还有不间断供应的茶叶蛋。」

茶叶蛋可说是中华队每次海外出征时不可或缺的「灵魂食物」,也是膳食厨房的标配。潘奕廷表示,有些选手比赛当天因紧张或肠胃敏感无法吃太多,这时候茶叶蛋是很理想的营养补充来源,既能补蛋白质,也不会造成身体负担。

「不仅富含蛋白质,茶叶蛋独有的『台湾味』,也让选手在海外吃到时往往会很感动。」他说,今年世大运汲取过往经验,除了每日餐点提供茶叶蛋外,还特别用大同电锅常备一锅放在膳食厨房的休息区,让选手随时都吃得到。

记者电访结束后询问,是否能提供茶叶蛋照片,潘奕廷笑说稍等一下,因为刚放上休息区的茶叶蛋已被选手抢光,现在正在加紧现煮新的一锅中。(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乐透开奖!20250718大乐透、49乐合彩、今彩539、39乐合彩、三星彩、四星彩奖号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