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尔摩沙」源自于葡萄牙语的「Formosa」,过去曾是台湾的别名,意指「美丽的」或「美丽的岛屿」。《福尔摩沙》的片名包含了这样的历史意义,与影像里珍贵而美丽的时空:这部仅七分多钟的纪实短片,捕捉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的建筑地景、风俗文化、农业自然、原住民族与殖民轨迹。透过绿色、褐色、蓝色、黄色、橘色等缤纷的胶卷染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影像,亦反映著当时世界对「美丽之岛」的理解。

基于馆际友好合作,1991年荷兰电影博物馆特别致赠《福尔摩沙》复制拷贝予影视听中心前身——国家电影资料馆。而当初究竟为何而拍?正片拷贝何时出品?现在又流落何方?《福尔摩沙》仍有许多待解之谜。

在同步于七月甫出版,由中心发行的电影期刊《Fa电影欣赏》第203期「百年胶卷与岛屿映像:关于《福尔摩沙》」专辑中,学者井迎瑞、李道明、史惟筑等人的调查与研究显示,除了回推今昔地景外,此片竟与荷兰、法国、比利时、日本、美国都有关联。而根据李道明的推估,这部影片可能的拍摄时间落在1917年,距今已超过百年历史。

阅读《福尔摩沙》的影像和研究专文,就像是用电影观看台湾殖民历史的切片。对此,影视听中心执行长杜丽琴表示:「作为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的一员,我们欣见『影像返还』已正式纳入该联盟于2025年新修订的会员道德守则中。早在1990年代,前任馆长井迎瑞即主动赴世界各地之电影资料馆寻觅台湾相关影像,可视为影像解殖的第一步。今日,国家影视听中心持续以台湾为主体,进行影像史料的考证与诠释,并透过公开藏品的行动,将影像的话语权逐步归还给台湾社会,这是作为国家影音典藏机构无可回避、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今年起,影视听中心也已正式向全球电影资料馆倡议,呼吁返还1960年代以前与台湾原住民族相关的早期动态影像。未来,我们期盼能对这些回归台湾的珍贵影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整理,正如本期《Fa电影欣赏》所展开的初步尝试,带领大众透过早期影像,重建历史记忆,并关注文化保存议题。

《福尔摩沙》是部仅七分多钟的纪实短片,却记录下百年前的台湾珍贵影像。国家影视听中心提供
《福尔摩沙》是部仅七分多钟的纪实短片,却记录下百年前的台湾珍贵影像。国家影视听中心提供
《福尔摩沙》捕捉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的风俗文化与地景。国家影视听中心提供
《福尔摩沙》捕捉日本统治时期台湾的风俗文化与地景。国家影视听中心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直击|大咖歌后台风天摆摊卖鸡脚!张惠妹也吃过 心疼老公被火纹身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