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理事指出,川普新政不确定性正加剧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企业与民众投资信心受挫,导致美债殖利率与美元指数走低,美股同步修正,市场对所谓「川普交易」的乐观氛围逐渐降温。未来全球经济前景恐面临四大挑战,包括:美国政策走向不明、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压力、中国经济下行风险、以及地缘政治与结构性问题冲击物价稳定。
有理事表示,台湾面临的外部风险高于内部风险,若美国加征关税并推升国际原物料价格,恐将引发国内通膨压力;而AI伺服器成长趋缓、DeepSeek事件等科技业变数,也可能影响我国出口与投资动能。此外,台积电赴美设厂若带动供应链外移,亦恐对短期国内投资产生排挤效果。
在国内面向方面,理事普遍关注通膨风险仍未解除。尽管CPI年增率呈现缓步下降,但因碳费上路、公用事业费率调涨、外食与房租价格上扬,整体通膨预期尚未稳定。有理事指出,这些供给面因素不易透过升息抑制,因此货币政策应保持保守稳健。
另有理事认为,即便民间消费与出口仍具支撑力,但通膨压力与全球不确定性使当前升息或降息皆非适当时机;现阶段应聚焦于观察通膨走势与实体经济动能发展。
针对房地产市场,多位理事指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成效已逐步显现,不动产贷款集中度下降,房贷利率差异化也促进资源向自住需求倾斜。央行应持续监控资金动向与信用风险,以确保市场稳定过渡,并避免房价急跌导致金融体系压力。
央行表示,全体理事一致支持维持政策利率与现行信用管制措施不变,并强调在全球经济高度不确定、国内通膨动能尚存、与金融市场仍需稳定的背景下,当前货币政策应以稳健为原则,待后续情势发展再作调整。

4月PMI转紧缩中断「连2扩」 未来展望指数大跌23.1个百分点疫后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