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网友提出提醒,虽然现在储值看似划算,但使用信用卡付款时,汇率真的是「当下那一刻」吗?有些人以为信用卡就是即时结算,但实际上不同信用卡发卡组织的计算方式略有不同,有可能是在授权当下,也有可能延到清算日才确定汇率,金额落差恐怕比想像中大。
针对海外刷卡汇率争议,《壹苹新闻网》实际询问Visa、万事达卡(MasterCard)与JCB三大发卡组织,三者在结算汇率的处理方式上存在细部差异。
Visa表示,大部分交易会以「交易当下」的即时汇率作为清算依据,不过少部分交易,像是高金额消费或涉及特殊规则时,则可能延至清算日以当日汇率结算。Visa补充,目前汇率以全球市场为基础,每周一至五提供汇率表,周末与时区差异则可能导致更新周期略有不同,建议消费者可透过Visa官网汇率转换器即时查询。
MasterCard则明确指出,台湾持卡人在海外消费时,所适用的汇率就是「交易当下」的即时汇率,不会延至事后结算。换言之,刷卡当下的金额即为最终结算价格,对于重视预算控制的消费者较具可预测性。
至于JCB,则在官网公告说明,汇率是以「处理持卡人交易、向商家付款的日期」为准,但该日期可能与交易日或扣款日不同。JCB另提醒资讯可能随时变更,还是要以官网公告为准。
举例来说,若5月1日以信用卡储值西瓜卡¥10,000,MasterCard会以当日汇率结算,假设汇率为0.2100,即为新台币2,100元。而若同笔交易以Visa付款,则一般也会采用5月1日的汇率,但JCB则是视系统处理的付款日为主,汇率也可能偏后几天。
此外,根据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公布资料,2024年台湾人于海外商店刷卡消费总金额达2,314亿元,年增11.9%,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前十大消费地中,日本稳居首位,占整体金额比重逾四成,与南韩合计超过55%,反映日韩旅游仍为多数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