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银鮈是台湾特有的小型淡水鱼,2009年被列为濒临绝种野生动物,栖息于中部乌溪流域。然而,近年来因外来种入侵、水质污染、气候变迁导致栖地恶化,族群数量急遽下降。

「Eco Plus! 生态共融计划」由台积电于2024年5月22日发起,涵盖栖地营造、物种保育与知识培力三大面向。除保育行动外,台积电也与多个团体合作推动公民科学与人才培育,并设立「台积电生物多样性奖学金」,今年共有三大类奖项,包括新秀奖、菁英奖与研究提案奖,并于今日公布首届初选名单。

台积公司巴氏银鮈厂区庇护池。台积电提供
台积公司巴氏银鮈厂区庇护池。台积电提供

台积电今年3月与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经济部水利署、台中市政府农业局签署绿网保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育,深化企业与政府、生态专业团体的长期协力关系。

台积电财务长、Eco Plus计划指导主管黄仁昭表示,生物多样性已是全球核心议题,台积透过行动实践科技与生态共生的可能,让濒危鱼种能「安居」厂区,展现企业肩负的环境责任与创新能量。

台积电今年4月完成庇护池设置,将巴氏银鮈安全迁入,并由专人每日监测水质与鱼群状态,截至5月,鱼群已成功适应环境。未来也将依据族群状况评估是否进行回放扩散,扩大复育成效。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署长林华庆肯定台积电与政府协力保育的示范意义,强调这正体现《昆明-蒙特娄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关于企业投入保育行动的目标。而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分署长张稚𪸩则称赞台积电不仅技术领先,也为保育工作树立新标竿,展现ESG精神。

台中市农业局副局长蔡勇胜指出,台积电行动连结了在地保育社群,让台湾原生物种的未来更加稳固。中科管理局副局长施文芳也表示,中科园区秉持「四生共荣」理念,乐见企业推动生态共融,未来将支持更多跨界永续合作。

台中市野生动物保育协会林文隆博士进一步说明,巴氏银鮈族群正面临极端气候与河川工程阻断等生存威胁,而台积电的生态池不仅成为关键庇护基地,更是目前众多庇护点中条件最优者。

台积电以实际行动推进「自然正效益」目标,从企业ESG实践到社会公民参与,展现企业于科技之外,对自然永续承诺的深度与广度。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川普减税法案恐助长赤字 美股收盘涨跌互见